自宋元以来,受儒道禅思想影响,古人向来崇尚素雅之美。所谓「雅」,不仅指器物的简约质朴,更体现在器物的内敛气质与承载的精神高洁。本次于10月29日上拍的“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甄选十五件瓷器,横跨宋至明代,展现中国历代对「雅」的极致追求。这些器物不仅是日常生活的用具,更是文人士大夫清赏的伴侣,映照出远离尘嚣、寄情物外的生活哲学。
瓷器成为修身养性的媒介,亦是静观天地自然、体悟人生的载体。我们得以窥见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气息——以稽古之学清心乐志,斯为「雅」之真义。
《朴雅古庭典藏》
Lot 315
朴雅古庭典藏
北宋至金 华北窑场黑釉出筋执壶
长 16.7 厘米,高 25 厘米
估价:4,000,000 - 6,000,000 港元
长直颈,鼓腹向下收,圈足。肩部一侧置曲流,另一侧置扁柄。颈两侧设双繫。通体施黑釉,腹部饰米白色凸线纹,足圈无釉。
此执壶器型流畅,釉面所饰凸线纹规整,分布仔细,可为同类器物之杰作。工匠以沥粉堆叠出筋效果,待晾乾以后再罩上黑釉。由于釉料自然流淌,器物烧成后,凸线纹与器身黑釉便形成浓淡鲜明之对比。棱线自壶颈连贯而下,笔直自然,可见工匠手艺之精湛。
此类黑釉出筋器于宋金时期华北诸窑皆有烧造,河南、河北与山东淄博等地窑址皆见类似作品出土,私人收藏中亦可见数例。然传世品多见平底式,本品之例实属罕见。
Lot 313
朴雅古庭典藏
五代至北宋 定窑白釉渣斗
直径 22 厘米
估价:1,400,000 - 2,600,000 港元
侈口,呈斗笠碗状,短颈,鼓腹,圈足。器裏外施白釉,足圈无釉露白胎。此器釉色莹然若雪,器形端雅合度,胎骨凝练如脂,足见匠人抟埴之际掌指稳健,窑火掌控之妙已臻化境。
此式渣斗形制源溯唐代金银器遗风,形制巧分上下两段:下承丰腴圆腹,上接短直束颈,终化为盏式敞口,通体施乳白釉,温润如玉,可见工艺之卓越与当时高雅之审美。观其精工细作,当为茶筵酒会中盛装茶滓酒粕之雅器。
如此体量之定窑白釉渣斗传世极罕,堪称市场所见最大者。形制相类而尺寸相近者,亦仅见数例于博物馆,惜者自珍。
Lot 310
朴雅古庭典藏
北宋至金 定窑白釉瓶
高 26.5 厘米
估价:1,200,000 - 1,800,000 港元
此瓶器形匀称,比例得宜,乳白釉色莹润柔和,完美体现了北宋白瓷之高尚审美及工艺之极致境界。
河北定窑,素以韵味隽永、工艺精湛着称。其胎骨细腻近白,釉层薄透如脂,常泛象牙温润之泽,这般含蓄内敛之美,赋予器物超凡脱俗之品格。
此类定窑白釉瓶传世极罕。可参考布伦达治收藏一件宋代白釉瓶,其形制相近,然撇口,肩部饰弦纹,现藏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另一件定代为辽或北宋,十一至十二世纪,定窑系白釉瓶,曾展于纽约蓝理捷特展《Chinese Porcelain and Silver in the Song Dynasty》,后售于纽约佳士得,2014年3月20至21日,拍品编号2076。
Lot 317
朴雅古庭典藏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梅瓶一对
高 21.5 厘米
估价:1,500,000 - 2,000,000 港元
Lot 311
朴雅古庭典藏
北宋至金 耀州窑刻缠枝花卉纹盘
直径 22 厘米
估价:800,000 - 1,200,000 港元
来源:
奉文堂收藏,香港
香港邦瀚斯,2014年10月9日,拍品编号109
《亚洲显赫私人收藏》
此位藏家旅居日本从商,然心系华夏文脉,钟情古雅器物。其收藏涵盖文房清供与雅玩珍品,尤精于素雅瓷器,所藏瓷器及文房皆体现出对雅致脱俗的极致追求。藏家多年来深耕中日文化圈,交游广阔,与两地藏家往来密切,尤与茧山龙泉堂交好,所藏多经其鉴赏,品相精良,来源清晰。
Lot 351
亚洲显赫私人收藏
南宋至元 哥窑六瓣葵花盘
直径 15 厘米
估价:1,500,000 - 2,500,000 港元
来源:
铃木梅溪(1887-1983)收藏
传茧山龙泉堂,东京
盘呈六瓣葵花式,浅壁,盘壁向内出棱,圈足。通体施青灰色釉,釉色厚润,釉面满布开片裂纹,大小疏密有致。圈足露胎处呈深褐色。此器造型雅致,线条宛转自然,釉色温润,为传世哥窑器物中之佳作。
自元代以来,哥窑被誉为宋代名窑之一,亦为古今鉴赏家与收藏者所珍视。传世哥窑器主要收藏在海内外文博机构,而两岸故宫所藏大多源自明清宫廷旧藏,可见数例与本品尺寸相当,别具参考价值。
长久以来,学界对哥窑的窑址、烧造年代及生产规模,甚至是否出自单一窑口,始终未有定论。然近期一项科学研究,将传世哥窑器与元代老虎洞窑址出土的瓷片进行比对,发现两者的化学成分极为相似,显示哥窑器物很有可能产自杭州。事实上,老虎洞窑址出土的略带乳浊的片纹瓷片,以淡灰青釉为主,亦有温润米黄釉色,与传世哥窑器特征相符。更多相关讨论可见于陈克伦,《传世哥窑产地问题综合研究》。
此六瓣葵花盘或因其重复对称之故,自南宋以来广受欢迎,逐渐取代五代及北宋时期流行的五瓣形制。十二至十四世纪间,多座窑口皆烧造此形瓷器。可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四件南宋官窑葵花盘,原属清宫旧藏,馆藏编号:故瓷017718、017719、008714、008823(后者底部刻有乾隆御题诗);另有一件出土于张公巷窑址之例,推测为金代器物。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上海博物馆藏
Lot 349
亚洲显赫私人收藏
北宋 定窑白釉瓜棱执壶
高 13.4 厘米
估价:1,000,000 - 1,500,000 港元
来源:
茧山龙泉堂,东京
展览著录:
日本陶瓷协会,《宋磁名品展:定窑、磁州窑》,东京,1962年12月7日至12日,编号11
花盖,子母口,折肩,瓜棱状腹,矮圈足。肩部置一曲柄,并有一短曲流。全身施白色釉,釉质莹润。此壶身似棱瓜,线条流畅,浑然天成,造型秀美,完美呈现北宋定窑之美。定窑素以工艺精细着称,明清鑑藏家列其为「宋代五大名窑」之列,足见其代表性。
定窑白瓷胎白坚緻,胎骨较薄,釉色莹润洁淨,釉面光滑匀淨,雅洁无瑕,历来为文人雅士所珍。此壶轻盈若羽,棱线起伏婉转,釉光柔和内蕴,实为定窑执壶中至为难得之妙品。海淀博物馆现藏有一件宋代定窑瓜棱执壶带盖,无论其形制、釉色与本品如出一辙,可资印证。瓜棱器式亦见于其他窑口,参考上海青浦区大盈镇寺前村宋井出土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瓜棱执壶,虽釉色有别,然造型意趣与本品颇有相通之处。
Lot 350
亚洲显赫私人收藏
元 龙泉窑青釉弦纹贯耳壶
高 14.5 厘米
估价:500,000 - 800,000 港元
来源:
藤冈了一(1909-1991)收藏
《傍山居典藏》
「傍山居」主人伉俪,承继家族先祖贤士,学识渊博。以追求「文人之眼」为旨,不止步于技术层面的器物鉴赏,执着对文人传统的追溯与延续。他们将器物之美融入日常生活,进而涵养品味与教养。尤其钟爱高古瓷器,喜其节制含蓄,谢绝奢华炫耀。移居日本十八载,在异地寻觅流散日本的中华古物,好古敏求之余,又受益于日本茶香花雅之道,古为今用,借此陶冶性情、滋养品格。
Lot 338
傍山居典藏
元 龙泉窑青釉鹿望月纹盘
直径 19.4 厘米
估价:600,000 - 800,000 港元
此盘造型端庄,敞口弧腹,胎质细实坚密。内外施肥厚青釉,釉色浓翠莹润,釉面光洁柔和。底足一环无釉,露胎处呈浅褐色。盘心饰「鹿望月」纹,图样于同类龙泉器中甚为罕见,颇具艺术匠心。外壁光素,更显淡雅,流露釉色之匀净质感。
龙泉青瓷饰此纹样者极罕。参考龙泉青瓷博物馆藏一件元代龙泉窑青釉印福禄寿纹瓷盘,其盘心饰回眸望月之鹿,月轮内饰「福」字,旁伴灵芝仙草,与本品意趣相契。另见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残盘一件,饰衔芝瑞鹿纹,录于《汝窑瓷鉴定与鉴赏》,南昌,2005年,图版30,虽属汝窑一系,然可见鹿纹传统之渊源。
Lot 340
傍山居典藏
金至元 磁州窑黑釉筒式瓶
高 26 厘米
估价:400,000 - 600,000 港元
《李百贵典藏》
李百贵先生搜集中国古董四十多年,不以物之贵贱高下为先,却以文化底蕴为尚。醉心私人收藏之余,乐善好施,贡献文化教育不遗余力。多年来偕志同道合之士成立慈善团体昔珍荟舍,肩负推广中国物质文化之责。昔珍荟舍与各个办学团体及文化单位通力协作,在多所学校展出会员的古物收藏,藉由古物的故事,让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刻的领悟,从而启发他们钻研探究的兴趣。
Lot 335
李百贵典藏
北宋 钧窑天蓝釉紫斑小盏及托成套
托:直径 11 厘米,盏:直径 7.7 厘米
估价:800,000 - 1,200,000 港元
来源:
伦敦苏富比,2011年5月11日,拍品编号40
成套的钧窑盏及托世所罕见。此件造型雅緻的泡泡盏连托,通体施以淡雅天蓝釉,并洒以柔和的紫斑,色彩交融自然,突显其原为一体烧製,意在成套使用。
如同多数早期高温釉,钧釉中亦含有氧化铁作为着色剂。然而,钧釉之色,非仅化学所致,实乃光学之妙。钧窑器独特的乳浊天蓝色,主要源自一种光散射的光学现象。其釉中二氧化硅含量高于氧化铝,烧製时促成微小的玻璃颗粒。这些颗粒尺寸小于蓝光波长,冷却后悬浮于厚釉之中,当光线穿透时,反射出蓝光,遂呈现出钧窑器典型的天蓝色泽。
至于钧窑器上的紫斑,则归因于铜的作用。工匠以含铜的水溶性色料施于乾燥而尚未烧製的釉面上,待入窑高温烧成后,铜红与蓝釉交融,幻化出紫或深红色斑块。虽然工匠可略加引导其分佈与形态,但最终效果仍带有偶然性。因此,每件带紫斑的钧器皆为独一无二之作,堪称天工与匠心交融的艺术结晶。
Lot 332
李百贵典藏
金 钧窑蓝地紫斑折沿盘
直径 17.8 厘米
估价:600,000 - 800,000 港元
来源:
香港佳士得,2012年11月28日,拍品编号2276
Lot 331
李百贵典藏
南宋 青白釉瓜梭式带盖执壶
高 19.8 厘米
估价:160,000-220,000港元
来源:
奉文堂收藏,香港
香港邦瀚斯,2014年10月9日,拍品编号212
《亚洲显赫私人收藏》
Lot 364
亚洲显赫私人收藏
明天顺 青花仙家人物海兽图笔搁
长 18.5 厘米
估价:100,000 - 150,000 港元
此青花笔山,形曲若半月,外绘天马瑞鹿,乘风驭浪,内侧画仙家人物,腾云驾雾。艺匠胆大心细,妙笔下,浓淡相宜,成就天顺年间文房佳瓷,极为难得。
宣德皇帝崩殂,未几遭遇土木堡之变,中断明初以来相对的和平,之后三朝两帝,即正统、景泰、天顺年间,因政治不稳,国家诸事受碍。景德镇御窑虽续有延烧,与前朝有别,惯不落款,因此统称空白期,多年来研究未得要领。然受益于近年考古发现,学界现已对空白期瓷器三朝特征深入的了解。
天顺青花,其中特色在其云纹,艺匠先以细笔慢画鳞云,再採粗笔疾绘轮廓,浓墨淡彩,相得益彰。此笔搁之画师更胜一筹,浓墨之处,采用高铁低锰的进口钴料,是以湛蓝深泛紫,细节小处,则善用国产料的稳定性,彷彿淡青画工笔。对比一件青花云气高士图盘残片,外壁卷云纹,以至仙家人物绘画,风格均与此笔搁上见甚为相近,同样浓淡粗细分明,残盘底署「天顺三年」,即1459年,收入吕成龙,《中国古陶瓷款识》。
曲弧笔山,已知有两例传世。伦敦大英博物馆存一青花釉裏红浮凋例,内弧一侧饰二人乘槎,在波涛汹涌间遇见蓬莱仙人,乃大维德爵士旧藏,馆藏编号PDF,B.642,博物馆定为十六世纪。广东省博物馆也有一墨彩曲式笔山,当属北方磁州窑器,内弧一侧纪年「正统捌年」,即1443。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