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香港2025秋季拍卖会“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于北京时间10月8日收槌,本次拍卖呈献99件现当代艺术珍品,总成交约7,000万港元,成交率达85%。本场拍卖共诞生2件千万级拍品——领衔拍品赵无极《27.01.83》以1,770万港元成交;华裔雕塑大师李真恢宏巨制《大士骑龙》以1,114.8万港元成交。吴冠中、丁衍庸、丁乙、王沂东、草间弥生、谢景兰、夏加尔(Marc Chagall)等现当代艺术大师来源有序的重要代表作皆取得亮眼成绩。
本场拍卖的领衔拍品,赵无极80年代的标志性杰作《27.01.83》现场以1,500万港元落槌,加佣金1,770万港元成交。《27.01.83》出自知名国巨基金会旧藏,曾发表于1986年赵无极于纽约重量级的马谛斯画廊(Pierre Matisse Gallery)举办的赵无极个展;1994年,赵无极受邀至墨西哥当代艺术中心举行「赵无极四十年绘画展1954-1994」,此作也特别被纳入其中,足见该作的重要地位。本作上次现身拍场于2014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日场”,以1060万港元成交。
赵无极《27.01.83》,油彩画布,1983年作
自1971年重拾水墨的赵无极,在《27.01.83》中完美地将水墨中「墨分五色」的特色用西方的油彩来表现。在画面的上层与中层,见其细心营造的丰富肌理,如有颗粒状的粗砾斑点,刮擦、迷离如烟的晕染、喷雾、如水滴气泡的挥洒、磅礴的厚涂,加以在潋滟的紫色彩中,藉由颜色细微的差别使用,创造出空间感与勃勃生气,令画面有血有肉。令人如观浩瀚天际中的星云幻变、极地的流光溢彩,彷佛宇宙之大,草木之微都为其所有而感受的强大的自然震撼。
华裔雕塑大师市场可见最大尺寸巨作《大士骑龙》以940万港元落槌,加佣金1,114.8万港元成交,超低估价62%。本作《大士骑龙》的形象,灵感源自民间“骑龙观音”的传说。将恍若自商周青铜重器中的玄武神龙,与泰然鼎立、自在天地的观音大士合为上下一体,形成无上神采。
夏加尔自传性杰作《我的家园》以775.5万港元成交,该作于过去逾50年来由艺术家及其家属珍藏。作品大胆使用高饱和度的原色,在画作中心,可见艺术家现实生活中标志性的卷发、拉长身体的人物,左手持调色盘,右手高举若向观众打招呼,欢迎我们进入艺术家的世界。画面左上一轮蓝月中两个亲昵相贴的脸庞,正是画家与其妻子写意的形象,一红一绿的脸庞,宛若火焰与原野,感性与理性,在满月的天空中彼此相守,流露了艺术家彼时幸福的家庭生活。作品打破了传统透视、单一时空与重力法则,画中的人与物在多维时空中自由伸展,一个结合现实、回忆、想像与梦境,一个艺术家毕生所爱、充满活力的世界,在我们眼前展开。
丁衍庸的肖像作品《艳女》现场以260万港元落槌,加佣金312万港元成交。该作为丁衍庸油画中具核心地位的“人物”主题之作,在其可考的301幅油画作品中,有79幅是肖像,但当中仅49幅有实体画作存世,足显珍贵。
谢景兰《蓝月》完成于1967至1969年,现场以240万港元落槌,288万港元成交。本作为谢景兰自书写性抽象走向山水精神的重要转捩之作,作品以不同层次的宝蓝、靛蓝、钴蓝、天青铺满整个画面,令画中的天地山川皆浸染在无尽的蓝彩中。在纷扰窘迫的时代里,以艺术再造一个抚慰观者心灵的理想境界。
《十示2007-5》为丁乙达200×280cm的磅礴巨作。作品标志其「十示」系列持续发展二十年的圆熟与高度,曾先后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当代美术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足见其标志代表性。本作现场以220万港元落槌,264万港元成交。
王沂东《新娘》以175万港元落槌,210万港元成交。本作主角端坐婚床,双手轻扶乌发间的红花,双腿含蓄地并拢,微微颔首,凝神含羞,尽显东方女性的温婉与内敛。艺术家以其标志性的“中国红”贯穿画面:女子的嫁衣、花饰,至婚床与帘幕,无不施以饱满绚烂而富有层次的朱砂色,既成为其作品的视觉核心与个人标记,更唤起观者对中国源远历史文化之怀想,赋予作品深切的民族情感。深蕴艺术家对九十年代乡土精神的眷恋——在城市化浪潮初袭之际,竭力留存传统农业社会真纯、简朴的温情。
吴冠中珍罕拱宸桥主题之精品《春寒时节忆杭州》以186万港元成交。本作描绘建于明代的杭州知名石桥“拱宸桥”一景,综观艺术家毕生创作,该主题之作仅有四件,当中两件已分别为北京中国美术馆与香港艺术馆收藏,而此作为四者中尺幅最大、年份最早者,可见其珍稀性。
《人体》为丁衍庸毕生仅8件的“原始雕像”主题精品,以156万港元成交。本作所描绘的雕塑曾五度出现在其油画中,推测为其个人收藏的一环。因艺术家对非洲原始部落的木雕、台湾原住民的雕刻具浓厚兴趣,因而在作品中,融合展现出多元文化的综合体。
草间弥生完成于1990年的《河》现场以144万港元成交。本作以草间弥生标志性的圆点与摄人的黑黄配色,碰撞出强烈的视觉张力。艺术家将其广为人知的南瓜主题和“无限网”的概念结合,呈现出其于80年代初创生的“压平式南瓜条纹图案”。透过平面化的处理,她巧妙地消解了起点和终点的界限,令南瓜的形态不再具象,而是彻底融于波点之中,成为无限的一部分,喻示个体在宇宙中的流动与融合。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