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石朴先生曾说:我希望大家看到我的画时,能看到月光,能想到《红楼梦》。
这位对中国古典美学意境和传统文人画精神孜孜以求的山水画大家,数十年来,一直以隐者的姿态求索于纯正的中国艺术之道。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忠诚和自信,逆潮流而屹立于画坛,被中央美院教授、著名评论家邵大箴先生盛赞为“传统山水画继承和发扬的大艺术家”。
并赢得理论界杨仁恺、薛永年、孙克、林木、征程、尚辉等诸位先生纷纷撰文评论、剖析其作品价值和时代意义。
8月1日—12日,中国美术馆第3、5、11号展厅将迎来“守真——石朴艺术展”。开幕式定于8月2日14:30,研讨会则在当天15:30举行。石朴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届时展出其创作的百余幅精品力作,系统呈现其数十年潜心研习传统笔墨、融合现代审美追求的艺术成就。
走过数不清的艰辛寂寞,守正守真的周塬人石朴终将迎来他的“凤鸣岐山,声闻九天”。
展览海报
邵大箴先生评论石朴手稿
以道为基
真正的中国画是“载道”的。这是中国画的核心理念,也是石朴的毕生所求。
石朴,原名张新民。1950年出生于陕西岐山,是当代中国杰出的画家,擅长山水、书法,同时在太极拳领域也颇有造诣。他自幼热爱绘画,天资聪颖且领悟力强,自上世纪60年代起便笔耕不辍,以书画为寄托。其山水画,遇罗铭而启蒙,读秋园而悟道,远取法宋元明清诸贤,近取法黄宾虹、黄秋园、陈子庄等名家,博采古今,沿着纯正的“中国画脉”不断精进。作品面貌呈现着极古极新的气韵。
幼承庭学,在以中医为业的父亲讲述的《史记》《三国演义》中,以中华文脉的发源地的典故中,石朴的基因中铭刻了最传统最东方的美学取向。
在习书法、绘画、太极拳道的事件里,中国的道家思想如影随形,将拳论、书论、画论结合运用,是石朴长久不变的的修炼,全部以道为基。
“我画画的理论是这样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石朴说,现代人讲“层次”,只是讲看得见的,不明看不见而实际存在的“层次”。道是无形的,是最高的层次。石涛的“一画论”实质上指的就是作画所要遵循的“道”。
石朴坚持练习太极拳道数十年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画家必须要有中国文化修养。学习中国画不仅要有技法更须有思想,要建立起“天人合一”的理论根基。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石朴探求于以绘画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诸领域,修炼于“合道”的境界之中。
无论作画、书写、打拳,过程里都将自己的状态归于静和太虚,故其作品不染凡俗,有素朴生活之趣更兼苍茫纯净之质;其身心元气充足,常年太极拳术的修炼,使得体健气清。
在“以道为基”的理论指导下,石朴固执地坚守中国画的笔墨价值和写意精神,对于百年来以西方素描为基础创作中国画的普遍做派十分反对,哪怕在西方理论汹涌的八五思潮时期,石朴依然坚定不移地信任着自己民族文化的神圣与生命力。他的画作里充满着“骨力”,线条的质量即婀娜多姿又斩钉截铁。有金石用笔之法又兼具个体性的空灵飘渺。
石朴志于道,以千变万化的道学思想破解了绘画中的许多难题,激活了传统文化生命力,还传统美学以正大气象。
华山颂 2020年
崆峒仙住 50x100 2019年
泛舟赤壁 31cm×69cm 2019年
看夕阳正红 50cm×100cm 2019年
林泉之志
在追求传统人文的同时,石朴同样重视着大自然之趣。所谓“师古人师造化”,以“中得心源”。
他喜欢范宽、李成、倪云林的浑厚清雅,也追求王维山水画里的虚空禅意。古人心目里的林泉之心,也是石朴的心向往之。这一美学概念里蕴含的平等亲和的自然观和物我交融的创作观,既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超越功利目的的纯粹审美关照,既契合石朴的道学信仰,又激发了其高洁的文人理想。
石朴的画作里充满高古之意,这些”泉石啸傲”“渔樵隐逸”的主题也时时出现于其创作里。他的华山系列、崆峒山系列作品正是其林泉之心的映射。
石朴在传统里得到身心滋养,故一直宣称追求“古意”,这在现当代艺术占据主流的今天,石朴敢于冒保守之嫌宣扬“高古”,其道心和林泉便尤其显得另类。但石朴不是一个复古主义者,“我说的传统古意是指人文的精神。”“我喜欢画的苍古一点,让人感觉到又古又新。新而有沧桑感,就好像你在一个古老的地方,有现代人在那里生活。这能唤醒我们的思绪。”
这就是邵大箴先生所谓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吧。
但石朴的“林泉”,虽然有着宋代文人山水的荒寒孤寂、静谧悠然、如梦如幻如诗如词,同时,也有着浓烈的西北地域特质。充满诗意和人文意境的同时,
更有着苍茫沉雄之气,这和长安画派的山水不同,是评论家林木先生所谓之的“西北人文山水图式”。
值得提出的是,石朴还有一个重要系列的创作,那便是他的“田园山水”,画面内容多为其幼年乡村的生活记忆,以及西北山里人家的日常所见。充满田园牧歌般的乡愁,是中国人基因里的流淌的对故乡和村落的朦胧追忆。
是的,石朴喜欢陶渊明,程征先生也称其为“现代陶公”。他在平淡深情的画面里,叙述着遥远又充满现实主义的田园情节。《乡情无限》《少时周塬记忆》《故乡归来图》《耕作终南山》等作品,是不食人家烟火之外的另一种“林泉”,是农耕文明里的清远乡愁。
红叶乡情图 69x33 2011年
市声消远近 100cm×50cm 2013年
顶天立地继往开来 180x49x2 2023年
石朴老鹤千年寿苍松万古春 180x48cmx2 2025年
抱朴守真
此次展览命名“守真”,正是石朴艺术理念的重要体现。
石朴说,艺术要讲一个“真”字。只有把自己的内心对人生、对宇宙、对万物的真切感受,借自己掌握的技法激发呈现出来,才能打动人。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方可动人。
所谓画者,要见真性,是未被污染的真性。谓之内美。内美者,人生命之本源,自然之本源,谓之生命力、活力、气韵、精神。这种真,道中之人方可窥其一斑。
石朴强调作画要写真。真是自然之美,是自然与人的相融之神。作画就是要找到反映自然本真的相,这个相包含着人的创造。
朴更是其追求,朴是其初心平常心。也因他追崇石涛、石溪、石鲁,石朴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朴素真诚,在传统文化艺术的诸多领域深度探索。抱朴守真,是其可贵的人格魅力。
林木先生说:石朴先生用中国的思维去感悟世界,用中国的方式去表现世界,不逞怪,不炫奇,执两用中,平和自然,与古为新,变古则今,守中国文化之正,出自然渐进之新。
石朴像一位独守阵地的战士,坚守在“中国画美学思想与核心价值”的高地。在当今画坛的总格局中,他坚守的是中西对峙的中方一极。他也因此有了当代意义。程征先生这样评价。
尚辉先生则发现“在现代化转型中,山水画发展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注重风景式山水的描绘。传统山水画的境界,乃至于传统山水画那种内观的文化特征已经基本消失了。”在这样的语境中,我们看到石朴先生的作品,特别的震动。石朴先生山水画以其内美,笔墨的苍茫萧散,来体现他和自然与社会的出没。这种出没不是用眼睛来看的,而是通过中国书法和中国的笔墨,来内观我们心灵。
诸位评论家以自己的见解给予了石朴坚守最纯正传统的高度致敬。
石朴艺术可论述的还有很多,此文择其几点而已。等待后续更透彻的研究。
1993年鉴赏大师杨仁恺先生与石朴
与薛永年先生同游辋川 2009年
2011年与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安远远女士
2014年林木先生从成都来西安观看石朴精品展
2019潘基文先生携夫人宴请石朴先生
2019年波兰前总统科莫罗夫斯基观看石朴先生作品
结束语:几十年来,石朴潜心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绘画原理,思考它特有的民族特色,并坚持探索国画的奥秘,即它独有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魅力,理论思考与勤奋实践并行,在艺术创造与理论阐述两个方面都成就斐然。
此次展出作品,涵盖山水、书法等多种类型,不仅是对石朴艺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传承与创新的一次深度探索。展览期间,观众将可以近距离欣赏石朴的佳作,感受其作品中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此外,近十多年来,其公子张思远一直在繁忙的事业之余,推广着石朴的作品和艺术理念,使得大家逐步认知到这位独特的画学个案,其孝心可感。也许,这也是石朴先生“守正守真”的善念修行中得到的最嘉回报吧。
石朴简介:1950年生,中国画家,擅长山水、书法、太极拳。自幼爱画,天资聪颖,领悟力极强。20世纪60年代开始,笔耕墨耨,以书画为寄。其山水画,遇罗铭而启蒙,读秋园而悟道,远取法宋元明清明贤,近取法黄宾虹、黄秋园、陈子庄等名家,博采古今,沿着纯正的“中国画脉”精进修行。又得太极名师之真传,五十年练功不辍,已达内劲通灵之境。先生视名利力浮云,始终坚守着一个文化人的独立品格。沉寂数十年后,其艺术成就渐渐为世人所知。著名美术理论家杨仁恺、薛永年、孙克、林木等极为推崇,并专门撰文评述。他的作品一经展出,震动画坛,被誉为“极古极新”。其人也已与自然浑然合一了,此乃画家梦寐以求的境界。许多专家预言,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朴之价值必将被愈来愈多的人发掘、研究,其定能成为“新时代中国山水之代表”。被誉为“国眼”的著名鉴赏家杨仁恺曾这样评价石朴先生:“论各方之修持水平,石朴绝不亚于陈子庄、黄秋园。”
2022年8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邵大箴先生撰文称叹石朴为“传统山水画继承与发扬的大艺术家”。
2009年何海霞美术馆“长安隐者”石朴书画展
2011年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长安隐者”石朴书画展
2019年“携手钱塘”陕西国画院杭州国画院作品交流展
2020年深圳会展中心“风从长安来”石朴书画展
2022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艺术馆“意在山水间”石朴画展
2024年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宗脉”石朴艺术展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时代长安”画展
2009年《石朴画集》西泠印社出版
2012年《石朴论画语要》安徽美术出版社
2021年《石朴日课册》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1年《朴从何来》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2年 荣宝斋2022期刊推荐艺术家
2023年《石朴山水画作品选》入选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24年《石朴书法作品选》入选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河北美术出版社
2024年《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大红袍”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