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王睿仪《The Restaurant》:餐桌上的文明寓言

2025-07-23 11:46:56 作者:陈耀杰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在当代艺术的多元景观中,日常物件的转译始终是重要命题。常驻伦敦的中国艺术家王睿仪(Rachel Ruiyi Wang),以其金属工艺为核心的艺术实践,构建出一个同时关联起本能、文明与材质性的创作体系。她的作品不追求浮夸的视觉冲击,也不依赖过度叙事的装置结构,而是将注意力凝聚在最熟悉也最被忽略的对象之上——餐具,借此拆解社会规训、文化仪式与人类的生物本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The Restaurant》系列中,王睿仪以金属与陶瓷为媒介,借用米其林餐厅退役的碗碟,将餐桌这一象征文明与秩序的日常空间,转化为一处寓言剧场。那些本应服务于用餐礼仪的刀叉,被赋予捕猎者的姿态,向食物发起攻击;而精致料理则成为等待猎杀的“猎物”。通过结构性扭曲、尺度放大与动作形态的注入,这些雕塑化的金属餐具摆脱功能性,被塑造成某种充满张力的“异类生命体”,为静态的用餐场景带来剧场性与荒诞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edd54187f1f75f4000f14eaf3ab8b5c9.jpg

Duck Terrine, Snakey Fork & Knife

物件的双重生命:从服务者到掠食者

在作品《Snakey Fork & Knife》中,艺术家将餐刀延展为蛇形曲线,刀锋正欲贴近一块娇嫩柔软的鸭肉冻。观众第一眼仍能识别它是餐具,却被其异常姿态所干扰,感知开始转向不安与疑惑。这种介于“可辨识”与“异化”之间的处理,是王睿仪作品的标志性策略。

她的金属部件全部通过手工锻打、退火与组装完成,避免任何模具或批量流程带来的机械痕迹。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数十小时的身体劳动,在细节中显露出手工的不确定性与材料的张力。正如《Devilled Crab & Clawy Forks》中叉具如同蟹螯般张开,其雕塑性的姿态与真实陶盘上的食物构成紧张而怪异的视觉对峙。而艺术家对动物捕食姿态的研究,也在这件作品中达到了极致。金属的硬挺、陶瓷的温润、食物的柔软,共同编织出一种微妙的层次对比——仿佛餐桌本身正在经历一场生态位的错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433daba1a4423d673c506969cf784b02.jpg

Devilled Crab & Clawy Forks

在《Whelk, Savagnin Mayonnaise & Squidish Fork》中,这种微妙的张力以另一种方式呈现。作品中的叉具以触手般的姿态包裹瓷碗并伸向其中的螺肉与蛋黄酱,其金属结构仿佛在模拟软体动物的进食动作,却依旧保有餐叉的轮廓。触感上的冷硬与视觉上的蠕动感之间产生错位,使人不禁联想到深海中的捕食者。这种对“触感形态”的模拟,不再只是模仿动物身体,更是对触觉欲望的隐喻,延续了王睿仪“本能冲动具象化”的一贯策略。

非理性的编排:结构、尺度与观看机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920fba107ac5285859fc239f5520b7ac.jpg

Whelk, Savagnin Mayonnaise & Squidish Fork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92b89d415702bee2fce24acfbf84338a.jpg

Quail & Headless Fork

《The Restaurant》系列中的每件作品,几乎都设定在70至90厘米的装置高度,接近标准的餐桌视线。这并非偶然,而是艺术家刻意营造的沉浸观看角度。在这个高度,观众仿佛坐在餐桌前成为“用餐者”,却又被动地面对眼前这一幕进食行为的异化演出。这种近距离、不对称、充满张力的空间设计,强化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心理冲突。不是人类在进食,而是工具在狩猎——身份关系被置换,观感逻辑被撕裂。

在作品《Quail & Headless Fork》中,这种颠覆达到高潮。餐叉的多个尖端因撞击被弯折,成为失效的器官,却依旧维持“刺入鹌鹑”的动作。这种对功能性彻底否定的处理,使物件失去了原本的逻辑支撑,成为一个“行为姿态”的载体,提示观众关注其隐喻而非用途。王睿仪曾在过去的访谈中表示:“我们用繁复的礼仪包装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这种矛盾本身就充满戏剧性。”这也是《The Restaurant》的精神内核所在。

跨媒介实践与持续的工艺语言进化

王睿仪的艺术实践起始于金属工艺领域,却从不被媒介所限制。从早期的珠宝创作,到如今以空间构成与装置为载体的多维表达,她始终以“物件的文化编码”为关注核心。她不满足于材料的表面美感,而是在形式语言中持续植入对于身体、社会规范与文化记忆的隐性解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12f49b3a65f7a2560a5da43699446859.jpg

Wavey Forks, Ramson & Savagnin Butter

例如在《Wavey Forks, Ramson & Savagnin Butter》中,波浪形的金属叉仿佛正在蠕动、伸展,动态十足。这不仅是形式上的幽默处理,更是一次对“用餐动作”潜意识模拟的形体分析。王睿仪的叉具不仅拿来吃饭,它们本身也在“吃”。它们的动态姿态建立在大量动物观察与金属工艺控制之间,呈现一种“装饰性叙事”与“象征性身体”双重结构。她对金属与陶瓷的双重掌控,使得作品能在极度细腻与强烈张力之间游走,游刃有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e038d08b408b6760ebd74dcfbd7ddd66.jpg

Wavey Fork, Sea Beet & Laverbread

相比之下,《Wavey Fork, Sea Beet & Laverbread》则展现出更为内敛的处理方式。这件作品完全使用石刻陶瓷制成,没有金属的闪光,却依然保持着系列作品中的“动作感”。瓷碗的叉状缺失如同海草的影子般弯曲下垂,几乎与盘中海浪形的浅浮雕融为一体,形成一组具有生态隐喻的有机结构。艺术家以非金属媒材模拟金属语言,制造出一种“工具自我消解”的错觉。这不仅是媒材使用的逆转实验,也是一种概念上的姿态退让:当工具退场,物种间的关系变得模糊,餐具也不再承担明确的角色,而成为一个生态共同体中的变形者。

文化行为的结构解剖:餐桌作为社会剧场

餐桌,在人类社会中不仅是日常生活的核心节点,也是社会结构最显著的隐喻空间。它象征等级(主座与宾席)、秩序(上菜顺序、使用规范)、欲望(口腹之欲)与压抑(文明礼仪)。王睿仪正是以艺术家的视角将其抽离、解构并重新布置为“非人类中心”的空间剧场。

在《Hereford Zebra & Lionish Forks》中,餐具显然已摆脱传统使用范畴,转化为视觉上带有攻击性与野性气息的实体。两把餐叉呈现出类似猫科动物扑食时的结构形态,而餐盘上则雕刻有斑马图样,形成“捕食者”之间为“猎物”竞争的隐喻关系。其精细之处在于,尽管造型激进,但所有元素仍保留餐具的基本形态特征,唤起观众对“熟悉事物”的依赖感,从而在视觉上制造出“不适”的认知张力。这种游走在亲切与怪异之间的表达,是她最擅长的语言之一。

而在命名上,《Cedrat Meringue & Hummingbirdy Fork》用蜂鸟般轻盈的餐叉搭配柠檬甜点,形成语义与形象的对比。这种文字与形体的并置策略,不仅延续了她作品中的幽默感,也体现了她对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高度敏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062483c2ccf1f3db0caa23ca36299c0e.jpg

Hereford Zebra & Lionish Forks

艺术史谱系下的当代回响

从杜尚的现成品,到博伊斯的社会雕塑,再到当代对饮食行为的艺术化探索,王睿仪的《The Restaurant》与这一脉艺术史传统建立起复杂关联。不同于那些仅以观念为核心或借幽默调侃展开的艺术尝试,她的作品既坚持工艺语言的深度,也超越了单一象征的层面。她以高密度的重复劳动、精细度与材料感,将餐具从功能物重新定位为心理符号与文化装置,使其在观念层面完成升华的同时,仍保有工艺之美与物件本身的“重量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69ab015f1451b8c2c51fc2ab8cb85dd5.jpg

Cedrat Meringue & Hummingbirdy Fork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4ce0a3ff532c782092991d5a9bbe67d9.jpg

Ripple Tart & Crocodilian Fork

相比许多依赖技术复制或符号拼贴的同代创作者,王睿仪的作品展现出高度稳定的语言体系与自我演化能力——无论是《Ripple Tart & Crocodilian Fork》中充满张力的齿状缺失,还是《Devilled Crab & Clawy Forks》餐叉刺穿陶瓷的攻击性,她都在不断测试材料边界与文化认知的临界点。

结语:优雅的颠覆者

王睿仪的《The Restaurant》系列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金属工艺与叙事性物件的深刻理解,更通过微观的策略与剧场化的结构,提出了关于人类本能、社会秩序与文化欲望的哲学质询。她不做道德批判,不诉诸口号,而是通过一次次弯曲的金属线条、一次次不合逻辑的摆放、一次次精妙的命名,让观众在微妙的不安与会心的笑意之间,自发进入反思。

《The Restaurant》是一面镜子,也是一场寓言;是一组静物,更是一种动态行为的凝固。它借助最日常的事物,传达最深层的文化经验。作为驻英格兰的新兴艺术家,王睿仪用她特有的优雅与锋利,提出一个问题:当餐具开始进食,我们还剩下多少文明?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伦敦 王睿仪 陶瓷 餐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