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13日)是二十世纪世界画坛杰出的抽象主义大师、华裔法国艺术家赵无极的诞辰。 生于1921年的赵无极是中国现代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艺术成就不仅推动了中西艺术的交融,亦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通过本文,请随我们一同赏析即将于3月28及29日在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系列拍卖、4月3日在上海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上亮相的来自无极大师的重点拍品,以及曾佳士得拍场上亮相过的精彩杰作,共同探索这位生于北京、定居巴黎的中国艺术家,如何究其一生,成为中西艺术传统之间的桥梁。
1、赵无极的先见之“名”
“无极”一词指没有界限,预示了赵无极日后的多种创作风格,如油画、水墨画、平版印刷、雕刻和水彩,他亦接纳不同文化身份,且从不受约束。
赵无极 (1920-2013) 《11.02.67》,油彩 画布,74.5 x 61.5 cm.,1967年作,估价:港元 13,800,000 - 18,800,000。此拍品将于3月28日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中呈献
赵无极于10岁时开始绘画,他的父亲为银行家,鼓励他从小培养艺术天分,并将他送往杭州美术学院学艺,当时他的作品以具象风格为主。他师承备受尊崇的中国现代画先驱林风眠。1941年,时年21岁的赵无极便已经在重庆举行首场个人展览。
2、巴黎 ─ 灵感泉源
1948年,赵无极与妻子谢景兰(Lalan)移居巴黎,并从中汲取无穷艺术灵感。在探索个人风格的初期,他非常崇拜马蒂斯(Matisse)和毕加索(Picasso),西方现代主义、印象派及表现主义作品一直影响着他的创作。赵无极移居巴黎后,画作开始转型到抽象风格。
赵无极 (1920-2013)《赛马》,油彩 画布,60 x 73 cm.,1952年6月作,估价:港元 7,500,000 - 9,500,000。此拍品将于3月29日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日间拍卖中呈献
1950年代,他对商朝的甲骨文深感着迷,并于作品中加入简单的图形,犹如原始的雕刻和岩画,展现他对捕捉基本力量和形态精髓的兴趣。
3、纽约之行 ─ 开启更前卫风格
1957年,赵无极与法国艺术家彼埃‧苏拉吉(Pierre Soulages)一起旅行时首次踏足纽约,为他带来全新的视野和机会。后来他更有幸获邀成为著名森姆‧库兹画廊(Samuel Kootz Gallery)旗下的艺术家,直至1966年画廊关闭为止。
在纽约,赵无极接触到了保罗‧克利(Paul Klee)、法兰兹‧克莱因(Franz Kline)、菲利普‧加斯顿(Philip Guston)和阿道夫‧戈特利布(Adolph Gottlieb)等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他亦以更大型的画布及更大胆的创作风格来回应。
赵无极 (1920-2013) 《Zitterlein》,油彩 画布,54 x 65 cm.,1956年作,估价:人民币 20,000,000 - 30,000,000。此拍品将于4月3日上海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中呈献
1959年起,赵无极不再为画作命名,改以作品完成日期为名,以免引致明显的视觉联想。赵无极于1950年代后期的作品揉合传统书法的动感与抽象画的构图,见证其由早期甲骨文风格到1960年代活力风格的过渡阶段。
4、富力量和气势的1960年代作品
水彩在赵无极的艺术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比起油彩与画布,水彩拥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透明度。他一生创作过无数水彩素描和画作,当中大多展示出其当时作品独有的气氛和魅力。
赵无极 (1920-2013) 《30.09.65》,油彩 画布,150 x 162 cm.,1965年作。此拍品于2024年11月上海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中以64,570,000人民币成交,刷新艺术家佳士得中国内地拍卖纪录
赵无极的作品于1960年代期间愈发抽象,他开始摒弃甲骨文时期注重细节的风格,转为更为大胆并富有活力的创作模式。赵无极创作的恢弘气势亦体现于他的版画之中。
5、与中国艺术关系源远流长
赵无极初次接触西方现代画作后,抗拒中国书法和山水画的传统惯例,但到了1971年,他却重拾在中国学习的水墨技巧,创作出彰显中国传统及西方抽象概念的作品。
赵无极于1962年接受法国杂志《Preuves》访问时曾解释道:“巴黎无疑对我的艺术磨练影响深远,但我亦逐渐重新认识中国。矛盾的是,全靠巴黎我才会回归最深刻的本源。”
6、水墨画令赵无极的风格彻底改变
赵无极再次绘画大型画作时,风格截然不同,透现受水墨画启发的半透明质感和活力。
赵无极(1920-2013)《10.01.68.》 ,油彩 画布,82 x 116.5 cm.,1968年作。此拍品于2024年5月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中以63,175,000港元成交
赵无极晚年以更自由的方式运用色彩,因此作品更散发出活泼意味,画风变得更轻盈透薄,彩虹一般的色彩调相互交,光芒满溢。如果说他之前的作品主要描写活力与动态,那么他的后期作品则唤起了灵魂的抽像空间,散出赵无极性格中的宁静一面。
7、赵无极的作品需求殷切并且有增无减
1960年代起,赵无极的作品在巴黎、伦敦和纽约深受欢迎,并于1970至1980年代开始获得亚洲藏家青睐。2013年,赵无极以92岁高龄逝世,在他去世前数年,其作品拍卖成交价一直维持在六位数字。在他去世后,其作品亦不断升值,在佳士得亚洲各地拍场上屡创纪录。
佳士得亚太区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部门副主管何善衡表示:“去年,于佳士得香港和上海拍场亮相的赵无极佳作均让人印象深刻,其中就包括于香港春拍亮相的赵无极全集封面巨作《10.01.68.》,以及于上海拍卖写下艺术家佳士得中国内地拍卖纪录的《30.09.65》。”
赵无极大师笔下的色彩绚烂多姿,似水墨般流淌着诗意与哲思,是我心目中华人艺坛的一代宗师。值大师诞辰之际,共同回顾上一年度的重要成交,亦展望在新的一年,为藏家们带来更多无极大师作品的收藏之悦。
—— 何善衡(Jacky Ho)
佳士得亚太区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部门副主管
8、作品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馆藏
目前,赵无极的作品遍布全球超过20个国家的150多个公共馆藏,纽约现代美术馆(Museum of Modern Art)、古根海姆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和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等大型博物馆,皆将他的画作纳入永久馆藏。
他在美国首个美术馆回顾展 “No Limits: Zao Wou-Ki” 于2016年9月9日在纽约亚洲协会举行,展出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公共及私人珍藏的重要作品,印证赵无极作为真正“跨国”艺术家的地位。
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Zao Wou-Ki: L’espace est silence”(赵无极:无言的空间)在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举行。展览以四个部分呈现了赵无极自1950年代起所创作的40幅大型作品,是赵无极大型个展15年后首次在他的第二故乡巴黎再现。
“大道无极 — 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 是在中国举办的亚洲最大规模赵无极回顾展,亦是最高规格的赵无极艺术大展
2023年,佳士得参与协办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大道无极 — 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该展览是有史以来阵容最震撼、规格最高的赵无极艺术大展。展出的129件的美术馆级油画作品中超过半数均由佳士得通过其藏家客户网络成功安排借展。
9、他与当代艺术名家及政坛巨擘份属好友
赵无极的人脉甚广,一生认识不少艺术家和举足轻重的文化先驱,与让‧保罗‧利奥佩尔(Jean-Paul Riopelle)、阿尔贝托‧贾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胡安‧米罗(Joan Miró)、琼‧米歇尔(Joan Mitchell)和森姆‧弗朗西斯(Sam Francis)等人情谊深厚。
赵无极与贝聿铭。图片来源:Marc Riboud
他与法国前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也份属好友。希拉克热爱亚洲艺术,非常欣赏赵无极的作品,更曾为他于1998年在上海举办的首场中国大型回顾展的展览图录撰写序文。2006年,希拉克向赵无极颁授了代表法国最高荣誉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0、从基本形态至宇宙之美
赵无极数十载的艺术生涯中,其作品见证另一个层次的超越,横跨时间和地点,呈现宇宙之美。
艺评家法兰索瓦‧贾克伯(Francois Jacob)在谈及赵无极的晚期作品时表示:“赵无极透过画作探索宇宙,同时重新创造,因而隽永不凡。作品展现光的诞生、水的源头,而在一片混沌之外,隐约出现一股生命力。”
拍卖日程
3月28日 | 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
3月29日 | 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日间拍卖
4月3日 | 上海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
查询
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
徐文君( Ada Tsui)
AdaTsui@christies.com
+852 2978 6730
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日间拍卖
易紫薇(Ziwei Yi)
ziweiyi@christies.com
+852 2978 6732
方文迪(Wendy Fang)
wfang@christies.com
+852 9448 5199
上海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
吕育珊
ylu@christies.com
+886 2 2736 3356
(文章来源:佳士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