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深圳市中心20多公里的龙华区,有一处客家民居改造而成的村落,版画工坊和客家古村落在此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这里是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大家都亲切地叫它“版画村”。它是深圳的一片“世外桃源”,在每年格桑花开的10月,城市的人们在周末和空闲时间蜂拥至此,在花海和村落中流连。中国版画博物馆离这里只有800米,常常是大家从版画村参观打卡的下一站。它是全国第一个专业的版画博物馆,规模大且设施齐全。2024年11月16日至24日,嘉德文库在这里联合观澜举办首届国际艺术图书嘉年华活动。
就在不久前的10月底,第六届中国版画大展刚刚在中国版画博物馆开幕,这是观澜对过去10年在版画领域耕耘成果的梳理和总结。丢勒的木刻《耶稣加冕荆棘冠》《最后的晚餐》《耶稣受难》、伦勃朗的铜版画《亚伯拉罕和以撒》、毕加索《1952年瓦洛里斯博览会》、米罗的《自言自语》艺术家书、安迪·沃霍尔的丝网版画《花》系列、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赵无极的石版画《春》《秋》……,一直到观澜基地中外版画名家和青年版画家的作品。它们分布在中国版画博物馆的1、3号展厅和澜画廊中,清晰地勾勒出中外版画历史发展的完整脉络。
书展所在地是博物馆的3号展厅。这里展陈着版画大展的第二部分——融·从世界到观澜,主要介绍版画博物馆的展览活动以及版画基地世界各国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和精湛技艺。一个“融”字也为此次书展的策划点了题。我们要做的正是让图书和版画彼此交融,让它们在流动性的空间里呼应、融合,和谐共生。
展览的筹备时间虽然很短,幸运的是嘉德文库得到很多支持,共邀请了53家海内外知名出版社和文创品牌共同参与。每次书展的选品是策划人员首先面对的问题。关于这次从北到南的跨越和尝试,我们为之提炼了几个关键词:中国传统与经典、艺术大师、版画、博物馆、都市与生活美学。此外,还特别选择了与版画相关的好书,如辽宁美术出版社《鲁迅藏欧美版画珍赏》《鲁迅藏中国现代版画珍赏》,湖南美术出版社《黄永玉全集》等。展览期间,广军先生在岭南美术出版社的新书《凑合集》成了书展期间的畅销书,与他的版画作品《无题(关公)》共处在同一空间里,形成了奇妙的呼应。
书籍之外,我们同时推出了香港三联书籍设计艺术展、沪港书业海报评选获奖作品展、当代艺术名家创作藏书票展和未来之书项目。希望以此多方面地展示书籍丰富的形态、周边和未来的可能性。
从北京嘉德到深圳观澜,嘉德书展不仅只是“带来”和复制,而是置身于全新的土壤去观察、体验、实验,期待开出不一样的花朵。这一次,观澜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灵感。纸质书和版画都有很强的物理特质和技术属性,它们的内容和审美属性都要通过材料、工艺、技术来承载和实现,而且历经漫长而艰辛的劳作过程。而对于材料、技术和过程的美好体验,是该有一场线下书展来促成。
线下书展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它的意义在于为了人和书的相遇,更是为了人与人的链接。嘉德书展已经在北京连续做了3年,我们通过图书和藏书文化特展来共建一个场景,让读者、作者、编辑、设计师、艺术家走向彼此,在真实的空间里见面、对话。这种真实性就像只有触摸纸质书才能感受到的那种实在的质感。在历年的嘉德书展中,鉴赏与收藏、艺术史论、设计生活、原版精选、儿童美育、文化经典始终是书展的核心内容。这些精选的艺术图书出自一流的作者、出版社和设计师之手,在其功能性之外,它们本身堪称一件艺术品。而阅读,就拥有了得到知识和审美的双倍快乐。
此次在观澜的书展,更是一场置身艺术展中的图书嘉年华。数千种艺术图书在展览空间里错落叠放,版画、书籍、帐篷、蒲团,鲜花、茶席……它们共同构筑了一个适合阅读的美学空间,一间书房。同时,通过不间断的活动、对谈、沙龙,又把这里变成活跃的工坊,鼓励和欢迎所有人参与其中。这是一次版画与图书的美好相遇,也期待未来更多的可能。
本文作者:杨涓 艺术史博士 嘉德文库主编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