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数字时代的人类学方法” 第七届哲学·艺术·科学论坛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2024-10-08 11:31:44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410/bc14abeb1d7b828aa67cbc93a5877a49.gif

2024年9月29日,“数字时代的人类学方法”——第七届哲学· 艺术· 科学论坛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多功能厅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装饰》杂志社、四川美术学院共同主办,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承办。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知名高校众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的人类学方法”的会议主题展开探讨,聚焦最新学术成果、方法论创新及相关实践应用展开深入交流,拓展思路博采众长。此次学术论坛延续历届“哲学·艺术·科学论坛”开放的学术态度,不同领域专家汇聚一堂,携手开创跨学科研究的新篇章。

论坛开幕式由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韦嘉教授开幕致辞。他首先向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随后提出“哲学·艺术·科学论坛”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6届。历届论坛聚焦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前沿理论和哲学反思,旨在将艺术置于更广泛的人文背景,这一跨学科的探索,有助于受众更全面地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为构建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技术化未来提供宝贵洞见与实践指导。最后他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参会嘉宾在四川美术学院度过愉快而有意义的时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dc6592302a977eb36dd67682ad2787d2.jpg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韦嘉教授

论坛上午第一场由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敏敏教授主持。演讲嘉宾分别是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术馆名誉馆长杭间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装饰》杂志社主编方晓风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黄悦教授;苏州大学城市·建筑·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江牧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汪建松教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07878c40e4cef8bb1370456561878cfd.jpg

李敏敏教授

杭间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建设中国的设计人类学》。杭间教授在发言中回顾了他20年前与中国设计人类学的缘分,分享了他对中国设计人类学的深层次思考,包括设计人类学的边界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建设中国的设计人类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对如何建设中国的设计人类学给出了有洞见的思考。中国的设计人类学建设应该坚持从人出发,把身体作为研究工具,强调实践,回到设计专业自身的逻辑,实现既严谨而又不失温度的民族志书写。杭间教授还提出在中美两国AI发展道路的比较中,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文化背景对技术应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87747b0d1623500a8f816f6f5bc08073.jpg

杭间教授

方晓风教授以《信息时代的设计思维》为演讲题目。他认为当我们日益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冲击与变化,当“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成为常用词的时候,我们如何理解这些概念?信息化社会的具体特征是什么?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在哪里?由此带来的,对设计学的影响和变化是什么?以及如何构建信息化社会的设计学框架?方老师对于中国的设计学方法论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如何理解信息,他提出,第一是分析信息时代的特征;第二是商业模式的变化所带来的设计进阶变化,包括形态属性、系统、策略、造物及流通的改变;第三是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的同质化问题,设计的竞争可以通过文化维度展开。方晓风教授提出理解信息化社会的具体特征对于构建设计学框架至关重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071541f05fdb328d8bf8137f24ed63bd.jpg

方晓风教授

黄悦教授以《数字空间中的场景、仪式与主体重塑》为演讲主题。她认为伴随着虚拟现实和空间计算技术的突破,数字空间已经成为当今数字媒介领域的新热点。数字空间的沉浸式虚拟现实空间和个人可穿戴式设备为依托的VR沉浸式体验展览,都强调以数字化技术营造沉浸式体验,构成了一个人文与技术深度交织的场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53a4ab1993105fe80425ad86f79049da.jpg

黄悦教授

江牧教授以《数字时代设计的人类学反思》为演讲题目。他认为当今时代数字化方兴未艾,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大数据、元宇宙、区块链之后,人工智能技术又有了迅猛地发展。无人驾驶与智能机器人的技术日新月异,在这股数字化、智能化的洪流中,人类可否适应值得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cbbc581a888354990dcf84b1f3399e82.jpg

江牧教授

汪建松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技艺之道:一条永恒“交织”的金带》。他围绕技术驱动下的艺术设计研究,聚焦数字时代下的公共文化及生活方式,从环境设计视角探讨人类社会发展中技术与艺术、科学与美学相互交织的历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4f169d5ae283fd566364dfbe1d0a998a.jpg

汪建松教授

上午第二场由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骆玉平教授主持。演讲嘉宾包括台湾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院院长何兆华教授;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郑丽虹教授;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院长傅立新教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朵朵副教授;天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耿涵副教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0b4944cccbd696ad28ef78ecfd0846a3.jpg

骆玉平教授

何兆华教授的题目是《微迹解密——疫情期间苗族花样本研究方法的尝试》。她针对贵州省台江县革一镇的花样本调查民族志的经验为基础,讨论传统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在面临隔离、跨国与研究媒介的改变之下,如何透过微信、录像及反复校对的方式取得过去在民族志田野所能获取的资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ed54c31226aac67c66112a706e104344.jpg

何兆华教授

郑丽虹教授带来的主题分享是《创样:一个从中国本土定义设计的文本——近代上海时装创样群体及其行为研究》。她通过对上海时装“创样”群体及其设计行为的研究,提出美术家群体正作为近代上海时装创样的主力军,在时装的形制上承担了“承中启西”的设计职能,为裁缝提供了改变时装结构的样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0d47fcf56f95b89e295ebf0c659de938.jpg

郑丽虹教授

傅立新教授分享的题目是《乡村设计观察》。他讲到在乡村振兴及艺术与设计介入乡村建设背景下,有专家建言设立“乡村设计”专业、构建“乡村设计”学科,这是由场景逻辑出发的专业与学科概念,既体现了单一设计日益走向综合设计(整合设计、整体艺术)的现实,也揭示了从知识殿堂迈向社会实践的学科特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948ec79c59339804e0799005e5d0e3f9.jpg

傅立新教授

张朵朵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设计物质性:数智时代的设计人类学及其方法探索》。她认为如何在这个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技术语境复杂的数智时代,面向一种可持续的未来,展开对人们日常文化实践的研究,强调反思性实践,鼓励各相关者共同合作参与,为当代设计人类学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c3bc570e1e96b5bf3bc9d52c029a533d.jpg

张朵朵副教授

耿涵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离身”与“具身”:数字时代的身位与主体性》。他认为人类带着兴奋与疑惑奔向了自己缔造的数字时代,继而进入了一个黑格尔意义上的“苦恼意识”时期,把数字再物质化,重识具身的价值,在数字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往返中确立新的存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b8f98287c2aa03582dc1c007578dadce.jpg

耿涵副教授

下午第一场由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系系主任黄厚石教授主持。讲嘉宾分别是:昆明理工大学巴胜超教授;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副院长吴婉婷教授;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迟燕琼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助理教授徐秋石老师;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副院长陈立萍副教授;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张丽副教授。

巴胜超教授以《铜鼓文化圈:以文化遗产推动文明对话的“设计圈”》为题。他介绍了作为中国南方各民族最典型的文化遗产铜鼓的悠久历史,在起源上具有“一体多支、一支多样”的特点,在传播上具有“自西向东、顺流而下”的特征。铜鼓器物的传播和演化过程,是多民族文化认同的情感符号和交流、融合、共享的“活态”证据,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文化多样性的物质载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5c9118b18651a7934a74585189e4d88a.jpg

巴胜超教授

吴婉婷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论云南民族文学的传播》。她认为云南民族文学的传播与自然密切相关,既有对自然界的尊重,更有对“自然而然”的惬意人生态度的追求,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529fbac15aa52f33bffc41b295dae878.jpg

吴婉婷教授

迟燕琼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彝族史诗<梅葛>的典籍化传承》。《梅葛》在彝语里就是说唱远古的故事,是彝族的重要史诗。传承人郭晓炜把这一口头叙事长诗整理成《中国彝族梅葛史诗丛书》,把《梅葛》的传承从口传心授,编辑、整理成典籍文本,完善了动态、静态有效结合的传承之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05aadd7c4f9c463a251c770fed599757.jpg

迟燕琼教授

徐秋石老师以《为具体的用户设计——技术的社会建构、声音研究和感官人类学的交融》为演讲主题。她提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世界,这个世界是由科学和技术建构而成的,也是由设计师使用科学和技术设计而成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1736b93e5ef9e50144d56c7ae3d450e8.jpg

徐秋石老师

陈立萍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传统节庆文化的品牌构建与创新发展思考》。她认为中国传统节庆是最具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的时间和空间节点,人们通过节庆仪式凝心聚力,固化认同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718b3b0ad473d08dcdbc541037ec047b.jpg

陈立萍副教授

张丽副教授以《仪式展演与乡土秩序:松鹤村“春节大舞台”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为议题。她认为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音乐与文学自起源时就是结合起来的,当音乐与文学发展为两个学科领域后,二者结合的形式不断丰富,艺术思维、创作方法又相互影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9051cc53e433933f10f445aa44a333f3.jpg

张丽副教授

下午第二场由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朵朵副教授主持。演讲嘉宾分别是: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郭瀚繁副教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龚坚副教授;四川美术学院研究员张颖教授;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何庆华老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系系主任黄厚石教授。最后由厦门大学一级教授、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彭兆荣教授担任论坛评议人,对本次论坛做学术评议。

郭瀚繁副教授以《从时间到空间的转向:民族舞蹈学视野中的舞蹈史书写》为演讲议题。她认为:“历史书写”作为纪录过往某一历史阶段的“范式”之一,其叙述模式已逐渐实现从时间到空间的转向,而舞蹈是以身体实现个人与社会、世界产生联系的重要载体。她主张从传统的史料、史观中进行研究视角的切换,借用“参与式观察”来获得历史经验。这不仅是基于全球景观下中国舞蹈史书写的时代要求,更是建构中国舞蹈学学术体系的必要向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d49df8132a62afe79044e40b6962d7be.jpg

郭瀚繁副教授

龚坚副教授以《设计人类学视域下的非遗数字化创新研究——以梅山傩戏H5交互设计实践为例》为演讲题目。她认为设计人类学视域为非遗数字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与实践路径。她以国家级非遗梅山傩戏为案例,运用设计人类学的理念与方法论,创新性地采用交互设计进行数字化开发,从而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新途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d8e567b002148cf9553bcf88a28a74d0.jpg

龚坚副教授

张颖教授以《“景”观与观“景”: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景观同质化的设计人类学反思》为演讲议题。她认为景观对于人类而言,并非仅是环境的物质条件本身及其客观呈现,族群对于环境有着自己的认知和分类,通过景观所隐含的意义,获知群体共享的宇宙观、生命观和价值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bc443719d6a38f78bbdd13c1adee5253.jpg

张颖教授

何庆华老师以《从“地方”到“类地方”: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为演讲议题。她认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理论学界出现“空间转向”,人们试图以空间性思维重新审视社会,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以“国家传统村落”为案例进行切入来讨论传统村落的空间变迁与重构可以发现,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地方性特征,源于文化信仰认知下的结构秩序,它影响着村落的自然生态、社会活动和生计模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e7b57e930b6333685b05c14ebb5ce6a1.jpg

何庆华老师

黄厚石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设计人类学与日常生活研究》。他认为日常生活设计具有自发性的特点,能够体现出设计中文化传统的特征和发展过程,并展现出微观事物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力量,借助人类学和文化研究的方法,更好地展现出日常生活设计的意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1c0a62fb11220ceb976d720fb4e75572.jpg

黄厚石教授

彭兆荣教授就演讲嘉宾的发言分别进行了学术评议,提出艺术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希望通过艺术和设计人类学两个学科之间的互相交流,实现相互启发,留存历史的文脉,注重地方性知识与文化基因,从而最终实现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与价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6e1b39fa30a995615cbf5d2eda85fa0f.jpg

彭兆荣教授

最后,论坛召集人李敏敏教授做总结发言。她讲到此次论坛注重学科交叉,旨在凝聚研究特色,拓宽学术视野,深入探讨了信息时代数字化浪潮在人类学方法上的具体应用。她希望论坛的成功举办可以为未来数字时代的人文学科发展提供真知灼见,以跨学科视角为数字时代的人类学方法这一范畴提供独到见解。论坛上诸多跨文化、跨学科、多元化的学术议题也带给在场听众深切的启发及热烈的反响。最后,她再次对此次“数字时代的人类学方法——第七届哲学·艺术·科学论坛”到场嘉宾表示由衷感谢。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哲学 四川美术学院 数字时代 科技艺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