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展览预告|向上生长 正合我意——2024女性当代艺术春季展将在福州开幕

2024-03-28 13:32:52 来源:雅昌发布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策展人:郑娜

主办单位:福州万象城

支持单位:福建省美术馆

开幕时间:2024.3.30 3:30pm

展览时间:2024.3.30 — 4.20

分享沙龙:2024.3.30 4:00pm

展览地址:福州万象城L1层(3号门旁)

自由生长——女性当代艺术的十个案例

女性当代艺术是构成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文本,她们特殊的叙事视野与叙事方式,不断形成微观的自由书写,与持续绵延的意义生产。视觉经验的在场性,个体经验的独特性,还有多元思考的鲜活性与实验性,汇聚交融,让个体精神对“自由生长”的呼唤在广阔的艺术场域中得以实现。

本次女性当代艺术春季展,是一次艺术与科技的积极融合,共邀10位(组)女性艺术家参与,尽管她们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不尽相同,但她们对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理解与表达,对在地性与全球性的不同感知与诠释,通过不同的研究路径和视觉语言,在有限的时空中进行创作与呈现,就像同赴一场萌生于春天的生命邀约。这些作品,有的回到艺术本体,以非线性、去叙事的表达方式,持续多年深入探索;有的始终关注当下,切入诸多社会问题,以综合的创作形态构建多义的自洽系统;有的体察自我,通过作品表达个体与他者之间,难以言说的私密感受;有的看似极为放松,对语言的控制却更加严谨,艺术家甚至通过对遗弃自然之物的随意捡取,重新编码,以此探寻废弃之物、生命状态与社会问题三者之间的摩擦与关联;有的溯源文献,再造“遗世桃源”,此桃源非彼桃源。古人桃源,在人与山水密契对话里静修道家精神;今人桃源,意在打通“壶天”之境,于流水不息中,观浩渺宇宙,投掷不羁个体于天地之间;还有的赋予“序列”以症候,拟从集体到个体、从宏观到微观,探究人类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精神的影响,以及个体行为塑造与其所处文化生态空间,隐约闪现的自反性时空感知与拓扑反应,其背后的哲学语境与思考逻辑却别具深意。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展览特殊之处,在于试图让艺术实践与前沿科技发生深入的互文关系。随着技术不断革新,架上艺术与空间艺术有了不同以往的延异,技术进步不断打开创作的壁垒,艺术借助技术手段,营造不同于日常经验的种种惊喜,以及异样的沉浸体验。科技与艺术创新,例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已悄然改变艺术的表达方式及表现形式。科技与艺术,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双向流动中彼此共生。

同时,这场展览还试图探讨科技与艺术之间如何更好地进行跨界合作,比如科技公司与艺术家之间的项目合作,与专业策展人之间的沟通磨合,以及三者在展览中就如何实现艺术、科技与前沿思想的融合进行深度碰撞。由此,引发如下思考:三者合作是否有效推动艺术与科技的共同发展?数字化时代,艺术是否面临挑战与机遇?艺术家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利用科技带来的种种机遇?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希望通过这场展览,分析科技与艺术结合,如何引发公众对科技发展和人类文化的思考和探讨。同时,科技更像一把双刃剑,艺术家在借助科技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

就此而言,女性当代艺术,与男性面对同样的问题意识与社会现实,由此引发的种种思考与视觉创造,并非基于狭义的地缘文化视角,或限于性别差异的传统窠臼,而是需要放置于在地性与全球化的历史文化视域中进行审视与判断,思考与论证,才能真正体察创作个体对自身公共文化身份的鲜明态度、自觉自为的生存与生命状态,以及隐匿坚韧、不乏深刻洞见的主体精神。自由生长,即是个体精神不断生长的需要,也是其保持独立创作立场的自我警醒,更是打破艺术与科技边界的内驱动力。

郑 娜

写于闽江西岸融汇山水

2024.03.26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朱莉燕、刘舒頔、杨国舫、林    苒、周子悦、严佳林、欧文婷、符    莉、维    家、0.1LAB

展览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3c50dfd0f037e2d46d53ac7fd3f56e86.png

朱莉燕

1977 生于福建邵武

2000 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现居福州

观念上的考索,语言上的离析,造就朱莉燕近期作品的图像个性。途径有三:其一,材料精神的锻炼;现代人的审美感受,非丰富不足以调动。朱莉燕能使用极本土的漆色,将色相陈置,间以调性来调和。又能以水墨精神的神秘高雅加上机理、行笔及痕迹的糅合运用,呈现心相、光感和影调,如此可避免漆材料为工艺的常谈,从技术上窥看其新作的勇气。其二,形式的调动;昔白乐天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调动色彩的言词,追求形式的组合、变奏,语言形成旋律一样的生命力,这生命力也促使画面形式的变化获得更多的可能性。其三,“舍工艺而言艺术”;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转变。

——陈思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0f9a8165dcbaa5149deecc1ed18f3c0d.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b67e800791917705b3b5ef7a54b4f8c1.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3b6a8435515f49100f7ec983ccefe5c5.png

方糖系列

布胎大漆

18cm×12cm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eb2dee2ca8f9227918e22d76b854d5d0.png

刘舒頔

1990 生于福建福州

2012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综合艺术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5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油画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2016-2017 四川美术学院驻留项目,驻留艺术家

现居福州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却又不得不和外界产生复杂的交集,我的作品始终是以人为创作主体,想在作品里探索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复杂关联。作品常常使用了超现实的表现形式,画面怪诞的风格,带有叙事性的场景,都是表现来自内心世界的孤独,压抑,现实世界中无处发泄的情绪隐喻于画面中,深藏内心深处无法诉说的情感和表达渴望沟通的情绪。

——自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bb89d3dcc2a117444cf599fb25b8da38.jpg

欢迎来我家

50x60cm

布面油画

201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4f54669788bcb23719b6d17227819308.jpg

秘密

布面油画

30cm×40cm

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0c4b55d582786a8010c1bf4574374a30.jpg

窥 系列二

布面油画

50cm×60cm

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77b4ad90de491c46593dd7b84362ad4e.jpg

被遗忘的雪人

30x40cm

布面油画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ad31ece456b30d4887617c4d03a894aa.png

杨国舫

1974 生于山西运城

2009 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现居厦门

创作经常是在冒险。归根到底,竭尽人力之后便只能听命于天。

遗传,境遇,偶然——主宰我们命运的不外乎此三者。所以,对漆,只需做你能做的。

迎合还是坚守?宁可贫穷着,也要有自由,表达的自由。

在黑漆漆的漆液中寻找出路。以为它会如期崩裂,它纹丝不动,急躁中还是相信了直觉,等待。它只是比预料的晚了一天绽开。

在密集的漆的颗粒中触摸悲慨。

人最该拥有的是均匀的呼吸和平缓的心跳。是迈入有漆的空间,嗅到漆的味道,独自与漆面对时。

漆是有灵气的,人是有灵魂的。漆如叶子,漆者如树。要是一片叶子和那棵树的关系不好,借助一阵风,哪怕是微风,就可以和那棵树脱离关系。

——自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a3871c193709e91fe2f8d3499481b95e.jpg

正意

天然大漆、瓦灰、天然大漆与聚酯漆颗粒、蛋壳

140cm×140cm

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a79a9f0f407cac8b23489325dc5477fb.jpg

无言

天然大漆、天然大漆与聚酯漆颗粒、蛋壳、螺钿与海蛎壳

160cm×160cm

201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f1ab0b56305837cc04777c6f94254c55.png

林    苒

生于中国福州,现任教于厦门集美大学美术学院

2009年至2010年先后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当代造型艺术专业与法国鲁昂国立高等美院新媒体艺术专业,双硕士

现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新媒体艺术方向博士在读

林苒的作品以叙事性、故事性、社会学和文本性的方法论,探索和讨论现代社会的空间与剧场,女性主义以及超性别艺术,群体心理学以及集体记忆。作品常常以社会学文化研究与田野调查为基础,运用多重媒材影像(Photography and video)、动画、实验绘画、装置、表演等艺术方式融通互鉴,探索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当下社会现实。作为在国内接受基础艺术教育,又旅法多年接受系统欧洲哲学思考与美学训练的艺术家林苒,其自身经历、地域身份和价值认同确定了其创作的风格和主题,但是其复杂而多元的经历和身份,也让她的创作难以用简单符号来概括。

——摘自访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76ab07199831e7a4552d505eb4709300.jpg

觅园山水·新桃花源记

布面综合材料、油性颜料、水性颜料、荧光颜料、矿物质颜料

100x100cmx4

2023-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5f32d424cdc16ddb45fc19818a8ad375.jpg

现场图片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a3ffde81fa78aea1f110c68770cdcdd6.png

周子悦

1989 生于福建霞浦

2011 毕业于厦门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

2015 毕业于法国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国家造型艺术文凭(DNAP);并分别于2017 年和2023 年毕业于巴黎第一大学,获造型艺术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现居中国(霞浦)、法国(巴黎)

街头地上的废弃物微不足道,低调甚至被无视,但在艺术家的视角下却栩栩如生。它们既敞亮又高贵,离开了我们脚下的纬度,进入我们眼帘。烟头、碎玻璃、口香糖包装、枯叶和其他有机元素都是日常生活随处可及的元素,是当下的诗意,是无形却无处不在的平庸,它们共同组成了几件移动作品。这些在美丽城社区捡拾的物品并不追求美观,而是成为某种敏感观念的见证。周子悦提出 “与物品共存”。去观看不可见之物,让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去体验我们的周遭。

——迪米特里- 勒瓦瑟(Dimitri Levasseur)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8a0c74e2f2001f0829fbc48afff2790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68bcccbf93b79282f10d7ba5e65e16da.png

从悬崖到避风港

摄  影

尺寸可变

2023-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645a504df5cda574d84330eb37cb0415.jpg

现场图片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c15d7e89b427d6dd52750adc44380dd2.png

严佳林

1992 生于福州

2015 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现居福州、上海

美梦的缝隙(2022-2023)这个项目是关于一群怀揣浪漫的年轻人从城市逃离的故事。海南万宁是一处以冲浪文化和自然美景闻名的地方。城市的生活压力对年轻人来说变得越来越大。前几年,许多的年轻人出于对冲浪和原始自然景观的喜爱,从全国各地迁移至此生活。我前往万宁,与当地的年轻人一同生活。期间,我记录下在此生活的年轻人的日常,以及万宁的自然景观。和他们共同生活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我们身上有着共同的逃离城市的渴望,和些许迷失的感觉。万宁,像是一个从城市里逃离的年轻人们得以找寻精神庇护的地方,岛屿隔绝了外界的现代生活,正如罗曼罗兰提到的词「海洋感觉」一般,此处给人带来的感觉宛如海洋般自由无垠,这也让年轻人们更关注于自身的精神世界。他们主动从城市里退出,跟随着自然日月和潮汐的节奏生活,在此地生根发芽。在万宁从内而生长出的精神与价值观,像海藻一样附着在每一个在这里生活过的人,在他们的身上留下痕迹。这种精神上的塑造似乎更接近本质,也像是这个世外桃源的使命:它建出精神世界的理想内核,像植物染料一样浸染着人们处于皮层以下的性格。然而到旅程结束,我开始质疑,这种人为构建的理想的精神家园的方式是否得以持续:这种环境孕育出的强大而温柔的精神侵入力量,对人而言,是否永远完美而无害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187cec374af3ec4bb03210b6955b2f9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1d912c53ce478165b8395cbf866f5ac2.jpg

⼀只长蔓藤壶的废弃⽪鞋/岸上的冲浪板

摄  影

40cm×34cm / 40cm×34cm

选⾃《美梦的缝隙》 2022-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8085d31b9c197b1408750399a0200673.jpg

现场图片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767a38ce2a09769fc16981b81f62ed41.png

欧文婷

出生于1985年,中国福建省福州市

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

自2006年以来,她的个人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并被收藏。

她创作的态度体现了对形式主义的打破。她拒绝依赖视觉符号,拒绝重复,而是选择一种类似水的流动性,表达出在不同维度下的多样感知。作品的媒介材料没有特定的限制,完全根据作品本身的需求而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9c6d11029687cf8d648e78452e870973.png

大家好,我叫郭萌

录像作品

2分40秒

201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e61b32941bf18acf1878fedbec678910.png

低温动物

116.8x85cm

水彩

201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fcb8257ff66e1a023a3453ad51df9653.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50e7ebe83c8a50bd33a9293ea3b49cd3.png

帽子先生

综合材料录像

1分56秒

2019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a21f0819151a778325aa54912947a3d3.png

符    莉

1972 生于安徽六安

1991 毕业于浙江美院附中

1996 毕业于中国美院油画系

现居福州

我爱几何体,它可以直接的表现,更加自由,更加大胆,具有能量。这是一种精神性,一种活力。我认为它是一种无限的扩展,通过不断的获取进而成长。对我而言,绘画不仅是图像的形成,在本质上它更是痕迹的创造。我希望在思考绘画时,将绘画认作痕迹或是一种肉体的存在,这种对痕迹的放大会使感觉的体

验变得极其真切。

——自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d52797e613924b20c244aedf9ffd4e34.jpg

色域系列 之一

丙烯油彩

80cm×65cm / 80cm×65cm

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cf5a2bcda51e1e39fa6aab805b3378fd.jpg

现场图片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70945cff31a34c8e71feb03db35bc6a9.png

维    家

生于福州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漆工艺系,获硕士学位

现居重庆、福州

她欲通过否定既有的过往创造新的未知的自我,她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可以逃离既有经验的束缚,避免沦为平庸。她活得像杜尚与约翰·凯奇的合体,艺术让我们不断自我超越,不断释放出截然不同的自我,因此,艺术家是幸运的,但这种幸运仅属于此类艺术家,这种幸运与把艺术当作饭碗的艺术家无关。我看到了太多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平庸之辈,她不停的旋转着自身,其每一个呈现都是角度性的,不可窥其全貌。她是那种必须通过放松和简单才能释放天才能量的人,我看出了这一点,相信教导过她的前辈们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没有用为“好的东西”加害于她。

——摘自《关于维家的探月计划》,王鲁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5af1340671204f87ee9169f620d04d5b.jpg

冥想子宫

竹子、麻布、树脂

9立方米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9c01472e6b6afc50081996d0860d3a17.png

赵    萱

2021 年毕业于悉尼大学交互与电子艺术学院

现居福州

新媒体艺术家,0.1LAB 艺术工作室主理人

“流动”

水,象征着女性的柔美,柔所以无坚不摧

“滋养”

水,包容万物,亦是万物之源,孕育并滋养着内在的生命

“象征”

水,平凡但却闪耀,万物因它生生不息

女性在社会上的平等体现不是盲目与男性同化,而是善于发现它自身的伟大与美好特性

——自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b1257cb2bd5310f4f42969ff83cb3e84.jpg

流  动

装置  光纤材料  金属板

200cm×250cm×200cm

2024

方案由0.1LAB 新媒体艺术工作室提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dd4e25d89c09d80c3cccb89647d8a8f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682640f340c133837a9e7d4e5c557eb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cef9a1b8abc9c4d727ef1e8d33c12893.png

《烁》

尺寸可变

声光互动影像

2023年

策展人介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6ef5c592cd4db36276fbc3ec72bdadb7.png

郑   娜

独立策展人、美术评论家、美术学博士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

曾就职广东美术馆研究策展部,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美术史论研究及写作、展览策划及批评实践。现为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福建省美协理论艺委会副主任。

曾工作及合作的国内外艺术机构(部分):广东美术馆、广州时代美术馆、广州大剧院艺术中心、香港K11艺术基金会、日本长野美术馆、苏州本色美术馆、成都蓝顶美术馆、福建省美术馆、威狮国际艺术中心、宜美术馆、韩国及东欧等国内外公共艺术机构及私人艺术空间。

曾主持策划广东美术馆’85以来现象与状态系列展(两湖潮流/湖南·湖北当代艺术展1985-2009等),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首展、香港K11艺术基金大陆地区武汉、贵阳等地艺术空间开馆展、“文明对话的图像逻辑”中日韩当代艺术展、“基因·考古·生长系“国际区域学术交流项目启动展、福建美术馆“女性当代艺术生态”系列研究计划”、福建当代艺术谱系研究计划等国内外大型学术展,以及担任北京宋庄艺术节总策划及主题展策展人、连续五届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推荐人等当代艺术批评实践活动。

责任编辑:陈耀杰

推荐关键字:女性 当代艺术 福州万象城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