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家丽
近年来,社会大美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美育也逐渐从学校的教学任务成为全社会重视的文化生活。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让艺术融入生活,乃至在上海大都会的语境里,融入城市里难能可贵也更加生机勃勃的自然?如何消除大众和美术馆之间的隔阂?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上海美术学院”)做出了这样一个尝试。
2023年12月28日至2024年1月28日,“公园寻宝计划”在上海最具盛名的公园——人民公园展出。21位来自上海美术学院和相关院校、机构的受邀参展艺术家就“公园中的艺术”这一主题进行自由创作,16件作品散落在人民公园内,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公园寻宝计划”开幕式嘉宾合影
在观展形式上,展览策展团队打破了常规美术馆静态观展的惯性,借鉴游戏中互动性很好的“寻宝”,“打卡”的通俗形式,把艺术转化为人们可以置身其中的空间语境。观众手持特别设计的“寻宝地图”,根据地图找到艺术作品后拍照并发至社交媒体,集赞数量达标后便可领取神秘礼物,观众可在礼物上用艺术作品相关的印章和贴纸进行DIY的“创作”,完成一件属于自己的“寻宝作品”。
从“我看见了”,发展到“我找到了”,以及“我在这儿了”,围绕“社区”和“公园”两大关键词的“寻宝计划”,既是艺术展览又是社区活动,既有具象的作品也有自然空间的体验,既是实在的生活又是概念的创作。
上海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静开幕式致辞
“人民公园作为上海市的地标公园,上海美术学院也是以上海城市命名的美术学院,艺术为生活为人民,这样的联合是上海美术学院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国家提倡通过艺术的形式提升人们的审美韵味,此次展览也是通过艺术进公园,进社区,让人民能够近距离地感受艺术。艺术传达的是真善美,我们希望艺术更贴近大众,能够将这份真善美传播下去”,上海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静说道。
“尽可能关注在地艺术家”
上海人民公园有自己的历史。它兴建于公共租界跑马厅的北部,后采取自然风景园的形式有所改造,在此后多年由于历史原因又多次整修。融合东西的设计风格,独特的历史风貌,使得如今的人民公园已成为旅游和上海市民活动的重要景点。
此次展览策展人唐克扬开幕式致辞
为了确保作品与人民公园有所呼应,此次展览策展人唐克扬在艺术家选择上格外关注在地艺术家。“不在上海长期生活的人,可能很难理解人民公园的日常情态,以及它和上海历史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会格外关注在地艺术家。艺术家与场地之间有所联系,创作出的作品才更有意义。”
“公园寻宝计划”参展作品
在对创作环境充分了解后的创作,使得作品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草坪之上由朴素的松木箱堆叠出的“人”字造型、立插在情侣角的镂空井盖中的反季节花卉、生长在树上的以像素绘画绘制的木箱子、“藏”在人民公园水池中的800mm的黄色“球体”....在游览者的不经意俯首抬头中,艺术自然出现。“自然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自然,另一种叫人造的自然。前者存在于乡村,后者便是公园。公园中,自然是风景,人也是风景。以往人们认为,艺术展一定要在美术馆,观众一定要热爱艺术,但有时将不热爱艺术的观众拉入艺术展览的场域中,将艺术放置在自然之中,也非常有意思。这是这场展览很有趣的一点”,唐克扬表示。
“公园寻宝计划”参展作品
这样的策展方式,一方面打破了艺术展和日常,观展和生活活动之间的界限,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传统大地艺术节的展陈形式,将原本严肃的艺术展览,由“寻”这一动作而转化为一场游戏。“寻”调动起观者的积极性,重塑艺术与观看者之间互动的过程,拉近与艺术的距离。
“公园寻宝计划”参展作品
“艺术的意义不应该像商业推销那样,迫不及待地将所有商品都推到人们面前。艺术不一定是一件作品,而可能是一个寻找的过程。过程本身构成了艺术的意义,寻找才是这个事情的价值所在,我们想要恢复这种关系。因此,公园这一语境非常合适,它天然的有一种神秘感,能够和艺术作品之间相互补充”,唐克扬说道。
从“艺术进入社区”到“艺术社区”
当我们将视线聚焦在上海美术学院时会发现,这早已不是其首次将艺术进入社区了。
2020年,社区枢纽站、陆家嘴社区发展基金会携手上海大学博物馆、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等机构,在陆家嘴具有40年历史的老小区东昌新村,对小区内原本是杂物堆放处的无序停车棚进行“微更新”,由边跑边艺术团队策划,居民自治团队参与项目实施,将艺术植入车棚,车棚内外的环境也整洁一新。改造后的车棚命名为“星梦停车棚”。
岩彩绘画在东昌新村“星梦停车棚”
居民区原本不起眼的停车棚,从此焕发了生命力。2020年,星梦停车棚举办了“三星堆社区展”;2021年又举办了“龙门石窟社区展”;2022年,本属于博物馆和学术报告厅的艺术论坛和讲座也进入小区的居民活动室;2023年,星梦停车棚迎来了第三期项目——“岩彩绘画在星梦停车棚:儿童友好与艺术不老”艺术社区展览。伴随而来的是诸多荣誉——“星梦停车棚”2021年被上海市文旅局评为“艺术进社区”示范项目;2022年获浦东新区缤纷社区一等奖;2023年获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美术新空间“称号。
星梦停车棚“岩彩绘画”工作坊现场
更难得的是,星梦停车棚不仅增加了社群的自豪感,也调动了民众积极参与的积极性。目前,星梦停车棚的志愿者由18位小区居民担任,他们不仅负责停车棚的环境维护,在自发学习之后,还为展览进行讲解。
市新小区“艺术电梯”内的《春波鱼戏图》和《白猫图》
诸如此类的项目还有陆家嘴建于1986年的市新小区,小区内超1/3的60岁以上的老人让加装电梯的工程举步维艰。因此,市新小区通过社区枢纽站,联合上海美术学院和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希望能够尝试做一台艺术电梯。上海美术学院从文教合作单位中华艺术宫挑选了一批海派藏品,以复制品的形式布置了一部电梯,利用电梯轿厢和外立面的空间,总体视觉运用三种关键元素:礼花(总体视觉的形式)、蝶变(电梯里的蝴蝶底图)、海派(海派绘画史的展览),将海派的元素融入,使得电梯厢体内作品能够兼容。
市新小区“艺术电梯”
这一举动得到居民的热烈反响,很快小区便又加装了7部电梯。由于电梯只有一栋楼的居民才能进入,应小区居民的要求,上海美术学院将来会在小区的公共空间内将所有艺术电梯的展品进行集中展示。2023年11月,中华艺术宫馆长陈翔来到这里,给现场慕名而来的居民带来一堂《海派绘画史陈列与交流》的讲座。艺术真正从殿堂里走出,进入寻常百姓之中。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长陈翔为居民讲解“艺术电梯”内的作品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长陈翔给居民带来一堂专业讲座
上海美术学院还在陆家嘴建立艺术社区教学实践基地,推出了“从海派到新海派艺术社区”主题系列项目,并设立“上海美术学院陆家嘴艺术社区教学实践基地”,希望通过这一举措打造参与式公共美育活动。2024年1月,上海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共建艺术社区计划”在梅园三村展出,首期展出了上海美术学院青年教师陈静、刘晓军、唐小雪、王嘉逸、游帅和周隽六位教师的作品,并推出系列工作坊活动。第一、二场工作坊是在陆家嘴梅园小学进行,油画系青年教师唐小雪以4幅世界名画为灵感,请小朋友根据想象来作画。版画系青年教师王嘉逸以“我眼中的向日葵”为主题,带动学生利用“版画思维”,动手拓印一幅原创的独幅版画作品。“教学实践基地解决了进社区难的问题,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工作坊进行公共教育,将美院更多的青年艺术家和学生带入到社区服务中来。2024年我们计划做系列展览和工作坊活动,在年底再做一个‘青年艺术家共建艺术社区计划’展览,也包含工作坊的成果汇报展”,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马琳如是说,她近年来一直从事“艺术社区”和“社区美术馆”的研究和实践。
上海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共建艺术社区计划,青年教师唐小雪带领社区小朋友学习
由此不难看出,上海美术学院的艺术社区与社区微更新紧密结合,以跨学科的形式,助力老旧社区治理。它不仅调动美术学院的师生力量,更是联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上海大学博物馆,以及中华艺术宫(中华艺术宫)和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等公共机构。
上海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共建艺术社区计划,青年教师王嘉逸带领社区小朋友学习
“艺术进入社区,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遇到很多问题。尽管美术学院非常清楚如何实施艺术项目,但前期动员居民,却需要更为专业的社会学院社工专业的师生进入。可以说,从社工动员到艺术动员,是我们艺术介入社区项目的两大关键词。艺术动员不仅仅是动员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设计师和建筑师,还需要很好地动员居民和志愿者培养,各方形成联动,艺术社区才能持续进行下去,而不是做一个艺术项目就结束,社区又回到原样”,马琳说道。
“青年艺术家共建艺术社区计划”在梅园小学的展览现场
艺术进入社区不仅切实地改造了社区环境,也反哺着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通过实践,艺术管理中社区艺术管理的问题脱离课本,在现实生活中显现出来,所摸索到的有效解决方案也成为该专业的宝贵经验,“艺术社区”课程也在实践中准备并开设起来。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马琳在“公园寻宝计划”开幕式致辞
其中最为宝贵的经验便是艺术社区中“谁为主体,如何互为主体”的问题。“政府、街道、学校、居民、艺术家、策展人,所有的主体都在介入过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也与上海近几年提倡的社会大美育和公共文化创新政策的背景分不开的。如何更好地联动各方,服务艺术社区建设,我们不单单要做社会服务和社会美育,更要通过这类实践,以理论方式呈现出来。因此,这几年我们也以实践为案例,项目团队也发表了一些关于艺术社区、社区美术馆的理论文,取得了一定的反响。”数年磨一剑。上海美术学院在艺术社区方面的成功实践,使其成为国内艺术社区实践的佼佼者。越来越多的艺术社区建设理论研究将其作为案例和样本,前不久在“新海派”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艺术管理的相关专家学者还到陆家嘴艺术社区进行了半日的艺术社区City Walk考察。纽约大学也曾邀请马琳到在上海的分校进行艺术社区专题讲座。
专访曾成钢:艺术教育要走出象牙塔
在数年的发展中,上海美术学院缘何如此重视艺术进入社区,又如何看待在社区进入过程中,艺术和社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话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聊一聊他在这方面的思考。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
雅昌艺术网:像此次展览与社区/公园的合作,对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来说不是第一次了。为什么会格外注重这方面的实践?
曾成钢:以往的美术学院一直是象牙之塔,以培养高峰式的栋梁之才为主要目标,这是很多大学办学的根本所在。但是经过了近百年的美术教育发展,在社会范围内,艺术如何走出象牙塔,走进社区,如何与城市和社群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对话,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在美术学院之中是有所欠缺的。
在欧洲的美术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社区的人在美术馆和博物馆中席地而坐,流连忘返,这要得益于长期对全民历史艺术和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甚至许多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大的博物馆。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城镇和乡村建设取得一些成绩,脱贫攻坚完成后,全民美育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讨论的话题。如何实现实现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并非一个口号,而需要落实道每一个细节。这为美院教育提出一个新的课题。
上海美术学院携手东园三村+社区枢纽站打造“露天美术馆”
雅昌艺术网:院校应如何实践呢?
曾成钢:学校和美育机构联动起来,将文化艺术导入每一个社区,每一寸土地。用艺术的力量向社区输送养分。上海美术学院在艺术建设社区方面有很多非常成功的试验,我们以艺术为媒介,将社区和美链接起来,形成互动,使社区居民能感受到艺术的美,从而创造艺术的美。
从这方面讲,上海美术学院坐落在上海这片土地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拥有高社群化和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对城市的热爱,对生活环境的美学建设,是中国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在这种环境下,将艺术进入社区,从而打造艺术社区,使其感受到美学建设的成果,我认为这是美术学院应该做的。
雅昌艺术网:艺术进入社区,要求作品与周遭环境和生活产生关系。在您看来,艺术创作者和社会,和周围环境之间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曾成钢:个体生活在社会结构之中,社会是一个公共概念。独立艺术家去抒发个人情感,这当然没问题。只是当作品的展陈空间变成公共空间时,就会对艺术家的意识有一些要求,即需要其具有公共性。要实现这一公共性,不仅需要倾听环境中的非艺术创作者的声音,需要对艺术情感抱有高尚情怀,更需要有强大的民族责任、民族意识和社会意识。
“露天美术馆计划”上海美术学院学生与社区居民亲自手绘墙绘工作坊成果
雅昌艺术网:就艺术进入社区而言,上海美术学院已经做了非常多的有效的试验。在您看来,这样的一种试验,对社群和个体有什么影响?
曾成钢:刚刚我谈到上海的美育土壤是非常深厚的。艺术进入社区,立足上海,自然而然地要做一种引领。这种引领对缓解今天的社会现实,甚至是家庭关系都有益处。事实上,现在社群单元内最大的焦虑来自于子女和父母的家庭关系,那么,艺术进入社区所带来的美的浸润是无声的,这种浸润反过来会影响个体,提升其品德和修养,这从长期来看会缓解家庭单元内紧张的关系,而不仅仅只是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因此,艺术进入社区也好,社会大美育也好,最终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灵,而这恰恰是社会当中最根本,最末梢的构成。心灵出了问题,接下来的家庭、社群、社会就会出问题。我曾经说过,一个音乐修养极高的人,品格也不会坏到哪里,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腐化的概率要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低。这一现象的原因便是出于美的教育。
审美教育归根到底就是真善美的教育,真相对比较容易,儿童的许多行为都是真,但美的认知却需要教育,因为美随时随地都在随主体的心而变化,美是一种整体的通天的力量,需要用心去体悟。
“露天美术馆计划”上海美术学院学生与社区居民共同手绘墙绘工作坊现场
雅昌艺术网:您也谈到社会大美育的问题。在您看来,今天中国社会大美育的现状是什么?应该怎么做?
曾成钢:今天中国社会大美育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格局是相似的,都处在很不平衡的阶段。经济的发展可以在短期内完成,美育却更加任重道远。它的时间周期非常长,而且往往需要经济先行。
上海美术学院从2018年就开始在上海做艺术进入社区的活动,经过5年时间的摸索,才能总结出今天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经验可以给其他地区做参考,例如从社区开始,将社会最小单元的人进行培训,再推而广之,形成有路径、有方法的美育机制。与此同时,教育体制也要做一些同步微更新,例如将学科建设、培育理论和人才创作做联动,在艺术管理上做分层推进。政策方面也要适当做一些倾斜,比如上海文旅局近年就特别提出要加强艺术社区建设,美术馆要更好地服务所在的社区。只有多方联动、落到实处,社会大美育才能从口号变成力量,推动中国综合实力的发展。
雅昌艺术网:谢谢您!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