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苏联展览馆,1955年。 2.第一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1957年。 3.庆祝祖国六十周年华诞——红色经典艺术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2009年。《1542-2000中国油画文献》,第961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1959-1979年作 布面油画 125×300cm
1.《革命历史画选》,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2.《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3.《中国油画史》,第192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4.《基石·走过60年——油画、版画、雕塑作品邀请展作品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签名:北京 罗尔纯 《望》 中央美院 5/8 罗尔纯(背面)1.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上海、成都等,1984年。2.中国当代油画展,哈克尼斯艺术大厦,美国纽约,1987年。1.《美术》第202期,第3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2.《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研究——罗尔纯》,第26页,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

沧浪回响——罗尔纯纪念展,势象空间,北京,2017年。《沧浪回响——罗尔纯纪念展》,第28、29页,势象空间,2017年。
从上世纪80年代始,罗尔纯那温暖的朱红和桔黄色调就不断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刘海粟曾戏称自己是“好色之徒”,而罗尔纯不仅是“好色”,而且是“好”出了水平。西方油画从古典到现代,所经历的不仅是一场观念的变革,而且是一场色彩语言的变革。这场变革从印象主义开始,经历了后印象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在色彩表现上愈来愈单纯、浓烈、感性,愈来愈趋于主观化,愈来愈具有视觉魅力。罗尔纯的艺术,正是从西方现代艺术的这条脉络发展而来。他早年就学苏州美专,从师中国的印象派大家颜文梁,并深得他的赏识。之后,他又沿着这一脉络继续前行,在各家各派的艺术中汲取营养,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

全山石油画展,香港大会堂高座展览馆,香港,1995年。 1.《全山石新疆写生》封面,第27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2.《全山石油画选》,第34页,河北美术出版社,1984年。3.《全山石油画肖像选》,第46页,山东美术出版社,1984年。 4.《全山石油画选》,第34页,河北美术出版社,1987年。5.《全山石画册》,第106页,德艺艺术公司,1994年。6.《中国当代油画名作典藏——全山石》,第81页,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


1976-1977年作 布面油画 150×250厘米
庆祝祖国六十周年华诞——红色经典艺术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2009年。1.《马常利油画选》,新加坡兴艺东方艺术品中心,1992年。2.《马常利油画集》,台湾高格美术出版社,1991年。3.《马常利油画写生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4.《大自然的赞歌——马常利油画风景集》,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