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艺术号·专栏 | 梁晓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隋朝小公主李静训

2021-03-01 10:19:40 作者:梁晓新  来源:雅昌专栏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她是李家的小孩,却不是寻常的李家;她是金枝玉叶上最娇嫩的那朵花蕾,却无奈地凋零在绽放之前;她集万千宠爱在一身,却只能蜷卧在那个不足 4 平方米的石棺内,尽享极致却无声的人间奢华。她就是九岁的大隋王朝小公主李静训,也叫李小孩。

1957 8 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西安研究室在西安城西玉祥门外的梁家庄附近,意外地发现了一座保存最完整、等级规格最高的隋代石棺墓。在小心翼翼地打开刻有「开者即死」这种毒咒的石棺时,人们看到的是一座被封印了近 1400 年的宝库235 件无比奢华的人间异宝瞬间照亮了每一个人的眼角,这串璀璨夺目的金项链,就戴在李静训尸骨的颈项上。它通体金光闪烁,丝毫不沾千年灰尘,串金珠上满镶晶莹纯洁的珍珠,顶端中央嵌一颗神秘的青金石,上面凹雕一头大角鹿;而下端中央则是两颗硕大的石榴石与蛋白石,实在是华贵瑰丽的令人无法直视。它当之无愧的被称为隋唐艺术史上最璀璨名贵的艺术瑰宝。

QzRYqujcXxqAvq899dxXgyhSRoofD75nBF9aJYJU.jpg

李静训墓出土石棺

西安碑林藏

6pg6s4atEXMVcXdZDwJXR3K2ym9bxiBdqsHpko90.jpg

李静训墓出土的部分随葬品

唐金裕 着《西安西郊隋李静训墓发掘简报》,《考古》, 1959 年第 9 期。

6PIoVDshMVNbvCL7N27FA7iSc9NJogYzJBxJyWFX.jpg

HfBmBxuk0CahfdmkgY1CjrQhYC1MnjMPM4XPEx7e.jpg

fKwWJQ8MYb1t3fUR3o6pjNnbP5GMEW1Ti7SzDvum.jpg

XTDZ51udsgsHr6reobasohYGJvmalAN32zKrPTAD.jpg

eZizX9Ny6k5PnEVNhZpZnlixy5w1bkeoJwF97vIc.jpg

kj4mctmAASuEzR4gBCr5TVFXHUy0LNE1qW5zUSMX.jpg

如歌的行板

「戒珠共明珰并曜,意花与香佩俱芬。」

李静训墓随葬品极其丰富,有金银器、玻璃器、铜器、玉器、瓷器、陶俑等,多达235 件,真正是尽显人间奢华,碑文中的那两句:「戒珠共明珰并曜,意花与香佩俱芬。」一点没有夸张。但最夺眼球、最具震撼力的仍然、一直都是那串瑰丽的金项链,从考古学家到艺术史学家,人们一直在研究探索它的来源与产地。金项链的设计与宝石搭配的风格,充满了异域风情,不禁令人想起风华绝代的伊莉萨白泰勒在 1963 年美高梅的史诗电影《埃及艳后》中那些华丽炫目的珠宝;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罗马帝国早期贵族妇女的珠宝,也的确是这样的风格,甚至是那些埃及木乃伊木板腊画上的妇女肖像,都能看到这种从尼罗河畔传来的装饰风格。

dJAp9anT21rgZMuBTfYI0oacFP6aSWmfwLbbyCDo.jpg

李静训墓出土嵌珍珠宝石金项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项链由28个金质球形链珠组成,每个球形链珠均由12个小金环焊接而成,每个小环外又有小焊珠一圈和大焊珠 5 颗,其上再各嵌珍珠10 颗,珠光闪闪,璀璨夺目,28 个金质球形链珠由金线穿起。

项链顶端为一粒凹雕大角鹿纹的青金石,项链的下端,居中为一个大圆金饰,上面镶嵌一块殷红的石榴石,在四周嵌有 24 颗珍珠,最下挂一心形彩蛋白石。变换的蛋白石、鲜红的石榴石、宝蓝的青金石、洁白的珍珠,在纯金的烘托下,交相辉映、雍容华贵。这是李静训墓出土最为华贵夺目的奇珍,历千年仍光华夺目,充满了异域色彩,产地应为中亚地区。

C5YAPOt4zYasG3E6oQ6o2giBDOH90r3AMgKiBeVy.jpg

李静训墓出土嵌珍珠宝石金项链细节图

值得探索的是,这串珍贵至极的艺术瑰宝,其镶嵌的各种宝石,仍然没有清晰的说法。1959 年发表的发掘简报中仅简单地介绍项链上为蓝色宝石。在国博官网上的介绍则称中央镶嵌的红色宝石为鸡血石,下缀的卵型宝石为青金石。鸡血石的说法不知从何而来,被各种宣传材料一直沿用。我细看了博物馆展柜中的实物,顶端带凹雕的青金石似乎没错,而下端的红色宝石应该是广泛流行于罗马希腊文化区的石榴石(如下图大都会博物馆藏的罗马项链),这是从项链最可能的产地逻辑推测而来,鸡血石很可能是出于早期人们缺乏对西域文化艺术认识而想当然的推测。同样,最底端的卵型宝石,从光泽质感来看,更像是盛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彩蛋白石。

对这串项链做一个详细的检测,似乎非常有必要。

U8rpceGDC4fv5NGUCPTBFJrGD1wW2yRvgAsi8L8j.jpg

伊莉萨白泰勒扮演的同名1963年电影「埃及艳后」

Elizabeth Taylor in 1963 film CLEOPATRA美高梅公司耗资 4400 万美金(约等于今天 5 亿美金)的史诗电影,成就了史诗级的绝世美人 - 伊莉萨白泰勒。

她在电影中穿戴的无比奢华的服装与珠宝,精美的令人叹为观止,也成为无法逾越的经典设计和制作。

V1BYsoJzvl0E9rGDFN6cdfrNCGrASttJPZLAMvSh.jpg

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早期黄金、祖母绿宝石、红玉髓、缟玛瑙与中央石榴石项链

GOLD, EMERALD, CARNELIAN, BANDED ONYX, AND CABOCHON GARNET NECKLACE

1st century A.D., Roman Empire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Accession Number: 95.16.13

iOOuPWtmpYnVBV2EPAPtBPQQnRkws652qvDqtZw0.jpg

公元 100 - 110 年罗马埃及式木板腊画木乃伊女性肖像画(局部)

ROMANO-EGYPTIAN MUMMY PORTRAIT OF A WOMAN (DETAIL)

A.D. 100 – 110, attributed to the Isidora Master. Encaustic on wood; gilt; linen

盖蒂博物馆 |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81.AP.42

项链顶端的青金石凹雕大角鹿的形式,则更进一步透露了这串不同凡响的项链可能的产地。古代青金石的产地是中亚阿富汗巴达克山,而在巴基斯坦古犍陀罗地区的呾叉始罗( Taxila ) 也曾发现三件约公元前四世纪宝石饰物,均有凹雕大角鹿形象。宝石上的凹雕技法- Intaglio - 可追溯到古代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古埃及罗马的设计风格、两河流域西亚伊朗高原的雕刻形式、中亚阿富汗的青金石,综合下来,这条项链的设计风格、工艺技法、制作原料混合了来自希罗马、西亚和中亚的因素,暗示它很可能制造于一个多元文化的交融地带,即西亚或中亚地区。这个设想很快又得到了更大的支持。

KK2tRjlSYrusrE5EWJUyMiTt1BisXgAkAJTbqLtU.jpg

李静训墓出土嵌珍珠宝石金项链顶端凹雕青金石细节图

jdUpRvSBtXOSoyNqw79qIm6PGhtAAcBPHbq7tDsz.jpg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 蒂拉丘地黄金宝藏 嵌绿松石凹雕金指环

A GOLD AND TURQUOISE RING DECORATED WITH INTAGLIO

1st Century B.C. - 1st Century A.D.

Discovered in 1978 on the archeological site of  Tillya Tepe of northern Afghanistan

喀布尔国家博物馆藏 | Kabul National Museum

1978 11 月至 1979 2 月,由队长萨利阿尼提  Viktor Sarianidi)带领的苏联·阿富汗联合考古调查队,在阿富汗北部的朱兹詹省( Jowzjan )西伯尔罕( Sheberghan )城东北的小山丘处,发掘出 7 座竖穴土坑墓,其中一座为空墓,其余六座是一位男性贵族与五位女性家眷的墓葬群,出土了惊人的 20600 件含纯度 70% 的金器与装饰品,这就是上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蒂拉丘地的巴克特利亚黄金宝藏  Tillya Tepe Bactrian Gold )。六座墓葬年代相当,陪葬品的制作风格相近,不但融合了大量希腊罗马与西亚伊朗的艺术元素,也极富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审美特征,有学者认为他们很可能是大月氏人的皇族,随葬的钱币显示墓葬年代在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之间,处于贵霜王朝前期。如果仔细比较一下蒂拉丘地出土的黄金项饰,与李静训金项链的联系,就一目了然了。如果再参看一下蒂拉丘地出土的绿松石凹雕金指环、羚羊型金手镯,再比较李静训墓金项链上的凹雕青金石与镶宝石金手镯,还有罗马凸弦纹金杯、琉璃小盖罐,可以这么总结:这座九岁小女孩的墓葬,简直就是一个丝路东西物质文化交汇的展示中心。

2uI8eKkDPtAAGBBqMK9AB0XCVbtZg10SFf5RQ1b4.jpg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 蒂拉丘地黄金宝藏 嵌宝石黄金项圈

A GOLD AND PRECIOUS STONES INSET NECKLACE COLLAR

1st Century B.C. - 1st Century A.D.

Discovered in 1978 on the archeological site of  Tillya Tepe of northern Afghanistan

喀布尔国家博物馆藏 | Kabul National Museum

xkfb0kfjtsix08y4FbtSCgjAcwFfFN03sj0T3g55.jpg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 蒂拉丘地黄金宝藏 嵌绿松羚羊型金手镯

GOLD BRACELETS ADORNED WITH ANTELOPES

1st Century B.C. - 1st Century A.D.

Discovered in 1978 on the archeological site of Tillya Tepe of northern Afghanistan

喀布尔国家博物馆藏 | Kabul National Museum

除了光芒四射的金项链,李静训墓还有两件珍贵的玻璃器,值得再书一笔。这两件小小的玻璃器在这批繁华似锦的陪葬品中脱颖而出,居然被国家评定为第三批公布的禁止出境的国宝级文物之一,甚至比金项链的级别还高,说明其意义重大。李静训墓中其实发现了 24 件之多的玻璃制品,远超其他材质物品,可见玻璃器受到钟爱的程度,属于当时极为珍希昂贵的奢侈品,才有如此数量陪葬。西方玻璃制品早在商代开始就通过西域游牧民族的贸易而进入中国,被视为西域奇珍。经过检测,李静训墓出土的小玻璃盖罐与椭圆形小玻璃瓶属于高铅玻璃和碱玻璃,这个成分说明他们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玻璃器,使用吹制法,器壁极薄,造型也是中国独有的设计,反映了此时国产玻璃吹制技术的高超水平。这就是为何只有这两件玻璃器入选国宝的主要原因。

9M5dEc8pP4sXiYT79MqsJ6cJBVUAtp9ri5DfWvr2.jpg

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三批禁止出境的国宝级文物之一

zJ6lvn9ow3dCEkKXZLEj7ntkYRGXLWZDDTgJuaAM.jpg

椭圆形透明淡绿玻璃小瓶

1957 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高: 12.5 厘米

这件玻璃瓶的瓶口和腹部的俯视面均为椭圆形,是用吹制法制成的,器壁极薄,形态为中国传统造型。经化验,其成分为高铅玻璃和碱玻璃,可以确定为中国自己制造的玻璃器,造型也是中国的器型,反映了隋代国产玻璃吹制技术的水平。

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三批禁止出境的国宝级文物之一

活泼的快板

既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夭。

一名区区九岁的小女孩,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级别的厚葬?虽然李静训也贵为金枝玉叶的大隋小公主,但随葬的奇珍异宝,荟萃东西文明,远远超过了应有的规格,她所受到的额外恩宠,从何而来?从随葬的墓志结合历史文献,我们揭开了这首华丽的泽兰之夭的秘密。首先,李静训自己家世之显赫,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在她的父亲这一脉皆为国之悍将:

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

祖父李崇为李贤第三子,同样是一代名将,年轻时随北周武帝平北齐,以后又与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国。开皇三年( 583 年),在抵抗突厥侵犯的战争中,以身殉国,终年才 48 岁,追赠大将军、豫州刺史。

父亲李敏据《隋书》记载「美姿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因父亲英勇殉国而自小得到隋文帝收养,袭爵广宗郡公,后迎娶隋文帝外孙女、北周宣帝与乐平公主之女宇文娥英后,授柱国,又随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摄左屯卫将军、左光禄大夫。

在她的母亲这一脉皆为纯正的皇亲国戚:

母亲宇文娥英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和皇后杨丽华的女儿;

外祖父是北周第四位皇帝宇文赟。

外祖母是北周天元大皇后杨丽华,也是隋文帝杨坚嫡长女。

外曾祖父是北周武帝宇文邕。

文字的表述凌乱啰嗦,看看下面这个家世图,就一目了然。李静训是真真正正的金枝玉叶、黄金血脉,就在万千宠爱集一身之余,她还得到的另一份额外的恩典,就是来自那位史载性格柔婉却无比显赫的外祖母杨丽华的溺爱。杨丽华的地位之高,真是无出其右,史所罕见,因为因为她的的丈夫(北周宣帝宇文赟)、公公(北周武帝宇文邕)、爸爸(隋文帝杨坚)、弟弟(隋炀帝杨广)都是皇帝!都是皇帝!!!正是杨丽华对这个早夭的外孙女所倾注的溺爱与寄托的无边哀思,化为了一座超乎想象、震灿古今的艺术宝库。

ELG8WLBAxfQzyDsIMUav4pvi74SGwumW7HIz6JAn.jpg


墓志铭记载了李静训天生「淑慧生知,芝兰天挺」,这么聪颖可爱的小女孩从小便养育在杨丽华身边,承欢膝下,受到万般疼爱。所谓「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却红颜薄命。李静训在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 608 年)六月一日死于汾源之宫,香消玉殒,年仅九岁。「既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夭」,万分悲痛的杨丽华给早夭的李静训在京兆长安县休祥里万善尼寺修了一个如同宫殿般豪华的墓葬之所,同年十二月,李静训就连同各种奇珍异宝下葬于此。也许真的是上天怜悯这个早夭的女孩,满载无价之宝的李静训墓,居然奇迹般的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岁月中没有遭到任何惊扰,直到 1957 年西安古城进行改造的时候,才被人无意中发现。

小广板

遥追宝塔,欲髣髴于花童;永藏金地,庶留连于法子。

李小孩的超规格、超豪华厚葬,是因为她得到了外祖母杨丽华的额外恩宠,但墓中出土的大量极富西域文化艺术色彩的随葬品,又是从何而来?这显然不完全是一个区区 9 岁小女孩的艺术品味。北朝晚期至唐早期,正是丝绸之路上的东西贸易交流达到鼎盛的期间,无数西域的奇珍异宝通过来华胡商、外交使节、传法僧侣等源源不绝送抵长安,在那个胡风炽烈的时代,能享用跋涉千万里而来的舶来奢侈品,肯定是非富即贵的财富权贵阶级,但一次性随葬了如此多的数量和品种,则十分耐人寻味。再仔细看看李静训的家世图,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种对西域豪华物品的格外钟爱,很可能是来自于这个家族的民族天性 - 李静训的家族里,除了外祖母杨丽华与外曾祖父杨坚是汉族外,所有其他人都是鲜卑族!鲜卑的祖先起源于古代西伯利亚的游牧民族东胡(一说山戎),有专家认为「西伯利亚」的名称可能来自「鲜卑利亚」  ,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群族,李静训的父亲李敏一脉,据考证是北鲜卑拓拔氏后裔;母亲宇文娥英一脉的宇文氏,则是来自西晋至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三大支部之一的东鲜卑宇文部。东鲜卑的宇文部,其祖先可能源自南匈奴,最早分布于今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一带,北匈奴迁往中亚后,留在故地漠北的南匈奴部众东迁与鲜卑人混居以后被同化为鲜卑,实为匈奴裔。对于黄金与各种宝石的喜爱,是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天生的审美偏爱,反映在李静训的豪华随葬品上,实在是合情合理。

如果再细心一点看看李静训家世图,还能找到另外一个与小公主遥相呼应的超级豪华墓葬,那就是李静训的曾祖父李贤墓这是一个几乎完全被忽略了的关联。李贤( 503 - 569 ),字贤和,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出生在安定郡高平城(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是赫赫有名的北魏、西魏时期的名将重臣,更是北周的开国功臣,曾任北周「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原、泾、秦、河、渭、陇、成、灵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之职,进爵「河西桓公」。因其地位显赫,战功卓著,在《北史》《周书》《隋书》中均有传记。关于李贤的族属,记载不一致。《北史·李贤传》记载他「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因居北狄。后随魏南迁」;但李贤的墓志却记载其「本姓李,汉将陵之后也。十世祖俟地归聪明仁智,乃率诸国定抚戴之议。凿石开路,南越阴山。竭手爪之功,成股肱之任。建国拓拔,因以为氏。」这就说明了他并非汉将李陵之后,而是鲜卑拓拔氏后裔。著名北朝历史学家姚薇元还考证出其家族出身应该是漠北草原的高车。

1983 年,宁夏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发现并发掘了纪年北周天和四年( 569 )李贤夫妇墓,虽然已曾被盗,但仍然出土李贤夫妇墓志两盒及金、银、铜、铁、陶、玉等各种随葬品七百七十余件,彩绘陶俑二百余件,壁画二十三幅,这是另一个激动人心的重要考古发现,随葬品也充满了浓浓的西域艺术风味。而轰动考古界的则是其中两件被评定为国宝级的文物 - 一把萨珊王朝希腊神话人物故事图鎏金银壶与一个萨珊玻璃碗。这两件随葬品不但工艺精湛,属于萨珊艺术中的极品,而且奇迹般保存完好,环顾整个中国考古出土文物,这两件作品对于研究萨珊工艺美术、萨珊与罗马关系、波斯与中国、丝路历史,乃至北朝陇西望族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们看到在强大的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北朝高层权贵与豪族大家的胡人,已经被汉化的非常深刻了,但仍然保留着草原游牧民族天生对金银珠宝的偏爱,李贤墓葬品反映出这种对西域豪华物品的重视与偏爱,也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的重孙女 - 李小孩。

9Rw6WEtF0wNeqEGo0t6JddAXjiFyFXc9NLDhpGzD.jpg

鎏金银瓶身上高浮雕三组六位人物故事所描绘的,是古希腊神话传说「帕里斯裁判」和「特洛伊战争」的情节。这种造型的金银器原为波斯萨珊王朝贵族享用的酒具,从制作工艺特征来看,这其实是一件具有萨珊风格的中亚巴克特利亚地区的制品,通过丝路流入中国,这无疑是波斯萨珊系金银器在中国的重大发现,其所表现出的希腊神话题材、罗马艺术风格特点,充分体现了希腊文明对世界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这件独一无二的珍品,可比肩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日本美秀博物馆收藏的同类萨珊金银器,名副其实为「国宝」。1996年,鎏金银瓶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为「国宝」。

MyYAKRVsuPNKiSb5iEyReQs1swCiLv1Hp9qc0Jfh.jpg

李贤墓出土玻璃碗,经科学检验,属钙钠玻璃,这种成分与波斯玻璃成份一致,属波斯萨珊王朝玻璃制品,沿丝路流入中国。属于无模吹制成型,外壁椭圆乳钉纹饰是成型冷却后用砂轮打磨而成。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伊朗高原北部吉兰省古慕中出土了大量这类碗及残片,海外众多博物馆中也珍藏有不少相似相同的玻璃碗。安家瑶先生认为李贤墓的玻璃碗是萨珊玻璃器输入中国的路线的实物证据❻。李贤墓的鎏金银壶与玻璃碗,对研究北朝上层社会的物质生活与审美趋向,乃至丝路东西交流的深度与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1996年,玻璃碗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为「国宝」。

fFHUh9uS8GCQgRuORgZQSB4ar54kmIrl2VnEsHnf.jpg

李贤墓出土嵌青金石金戒指 | 宁夏固原博物院藏

李贤墓出土的这枚镶嵌有凹雕持花环人物纹样的青金石金戒指。石面凹雕的艺术形式,与李静训金项链顶端的凹雕青金石完全一样。

q4oQ7CCenSgDfudpMyzUr1X17M68kgGk66U9YVTZ.jpg

((左)公元六世纪至七世纪早期 萨珊式银鎏金执壶两件SASSANIAN SILVER GILDED EWERS

6th /early -7th century CE

圣彼得堡埃米尔塔什博物馆藏 | Hermitage Museum, St. Petersburg.

(中)公元六世纪至七世纪早期 萨珊式银鎏金卷枝执壶SASSANIAN SILVER GILDED EWERS WITH A FOLIATE DESIGN

6th /early -7th century CE

美秀博物馆藏 | Miho Museum

终曲

"共知泡幻,和嗟寿夭。"

李静训死后第二年,那位疼爱她、庇佑她的外祖母杨丽华也过世了,此时的皇帝已改为杨丽华的弟弟隋炀帝杨广了。临终前,这位显赫了一辈子的乐平公主依然放不下李静训的母亲 - 杨丽华唯一的女儿宇文娥英,将自己名下的食邑尽数给了女婿女儿。但在那个风云万变的乱世,福祸只在旦夕之间。隋炀帝很快就借故杀了他猜忌已久的李敏 - 李静训的父亲,也顺手用一杯毒酒打发了自己的外甥女宇文娥英 - 李静训的母亲 - 那位可怜的被诱骗而诬告自己丈夫的可怜女人。至此,四代显赫的李家终于家破人亡,烟消云散。而没过多久,大隋王朝也倾塌在李渊手里,大唐建立了!

从北周天和四年( 569 )的李贤墓到隋大业四年( 608 年)的李静训墓,两座相隔 40 年的祖孙二人墓葬,用极致的西域奇珍奢华述说了主人生前的尊贵与死后的哀荣,李静训短暂的九年生命,正处在乱世之间,皇隋代周,杀戮初歇,她过早地凋零在芳华绽放之前,却不用面对随之而来的家族罹难与隋朝覆灭。这乱世夹缝中透出来的那束福祸未知的奢华金光,倏霎一瞬,便淹没在万古流逝的历史长河之中,却折射出北周与隋两个王朝、宇文氏、杨氏、李氏三个最重要的权势统治集团的面貌,也反映了丝路文明交流最重要的阶段,胡汉融合的气象,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曲华丽动人的泽兰之夭。

❶唐金裕 着《西安西郊隋李静训墓发掘简报》,《考古》, 1959 年第 9 期。

❷国家文物局分别在 2002 年、2012 年和 2013 年共计发布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共计195件(组)。李静训墓出土两件玻璃器名列第三批目录中。编号为绿玻璃小盖罐 195-III-72 与 绿玻璃小瓶 195-III-73。

❸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隋纪五》载:大业四年三月乙丑,隋炀帝车驾幸五原,夏四月,来到汾源宫避暑,杨丽华与李静训当是随驾来此居住的。可能是路途劳顿所致,六月一日 ,年方九岁的李静训因病殁于汾源宫中。汾源宫,也名汾阳宫,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的天池边。

❹包尔罕、冯家升:《西伯利亚名称的由来》(《锡伯族文学历史论文集》,新疆社会科学院民研所,1981 年。

❺韩兆民 着《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 年第 11 期。

❻安家瑶 着《北朝李贤墓出土的玻璃碗 - 萨珊玻璃器的发现与研究》,《考古》,1986 年第 2 期。

————————————————————————————————————————————————————————————————————————

附录:李静训墓志铭全文

《隋左光禄大夫歧州刺史李公第四女石志铭并序》

女郎讳静训,字小孩,陇西成纪人。上柱国幽州总管壮公之孙,左光禄大夫敏之第四女也。族纂厉乡,得神仙之妙;家荣戚里,被日月之晖。况复淑慧生知,芝兰天挺,誉华髫发,芳流肇悦。幼为外祖母周皇太后所养,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于是摄心八解,归依六度,戒珠共明珰并曜,意花与香佩俱芬。既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夭。大业四年六月一日,遇疾终于汾源之宫,时年九岁。皇情轸悼,撤县辍膳,频蒙诏旨,礼送还京,赗赙有加。以其年龙集戊辰十二月己亥朔廿二日庚申,瘗于京兆长安县休祥里面万善道场之内。即于坟上构造重阁。遥追宝塔,欲髣髴于花童;永藏金地,庶留连于法子。乃铭曰:

光分婺女,庆合天孙,荣苕比秀,采璧同温。先标令淑,早习工言,生长宫闱,恩勤抚育。法水成性,戒香增馥,金牒旦窥,银函霄读。往从舆跸,言届河汾,珠涓润岸,镜掩轻云。魂归秪阁,迹异吴坟,月殿回风,霜钟候晓。砌凝阴雪,檐悲春鸟,共知泡幻,和嗟寿夭。


作者简历:

      梁晓新,毕业于伦敦大学/苏富比艺术学院,自1995年起在北京从事专业的古代艺术品鉴藏工作至今超过20年,曾担任过苏富比艺术学院中国首席代表,现为清华大学巴基斯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精通中英双语,为中国古代陶瓷与佛教艺术的收藏家、鉴赏家与独立学者,致力于欧亚古代艺术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也可以直接下载艺术头条,订阅“花市暂得楼_梁晓新”艺术号,观看更多内容


责任编辑:孟语

推荐关键字:大家专栏 文物 李小孩 李静训 考古 隋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