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洛克的《蓝》
波洛克的《秋天的节奏-编号30》
波洛克作品《第五号,1948》
在波洛克之前,无论是古典主义画派还是现代派的画家,他们创作时大多会考虑画面中心视点和其他关注点之间的关系,对画面的主体对象和次要对象也会施加不同的表现力度。然而波洛克完全漠视这种空间规律的存在,在他的画面中一切矛盾都是合理的存在。《蓝》正是这样一副矛盾与合理共存的作品。为了找到最能代表人类内心感受的表现形式,波洛克试图在原始人类创作的绘画作品中寻找一些创作灵感,其中对他有较大影响的是原始艺术中常出现的简单的生物形态,从作品《蓝》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影子。冷静沉稳的蓝色背景上布满了形状、神态各异的生物,下部起伏剧烈的色块仿佛是怒吼的海洋又像是暴雨前的天空,似鱼似鸟的生物围绕在画面上,更加剧了奇幻空间带给欣赏者视觉上的奇异感觉,也许对于波洛克来说,他正是其中的一个奇怪生物,身处在不知道是天还是地的环境,只能感受到迷茫和混乱,而这种迷茫和混乱正是那个时代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们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更是波洛克内心复杂情感的突出表现。
《秋天的节奏-编号30》是波洛克著的“滴画”代表作之一,整个画面布满了纵横交错、无边无际的线条和颜色,线条和颜色之间也没有主次的区分。尽管画布呈现出的空间是有限的,而画面中的线条和颜色并没有被限制住,它们的动势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继续向外延伸和挥洒,延伸到画面之外的空间,使观者的眼睛一旦进入画面便久久不能离开,仿佛进入一个三维之外的空间。正如人们所评价的:波洛克的这种画法已经“被赞誉为1911年毕加索和勃拉克的分析立体主义绘画以后最引人注目的绘画空间方面的新发明。” 为表达情感而实现行动绘画 如果说在创作中逐渐突破物像和空间规律的束缚,是杰克逊·波洛克走向艺术巅峰的良好基础,那么,以情感表现为基础而实现的行动绘画,就是将其推向艺术巅峰的最直接动力。与传统绘画相比,行动绘画开始关注画家在绘画过程中由情感所支配的身体行为,而对于波洛克来说,所有的行为因素都是由情感所支配并最终为情感表达所服务的。
现在人们将波洛克看作是美国行动绘画的代表人物,其实他并非开创此类画法先河的第一人,他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在于他勇于打破传统的二维作画方式,为情感的表达找到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传统绘画强调的是二维的空间概念,也就是在二维世界里描摹和表现客观事物。而波洛克改变了这一绘画观念,他将自己也融入到画面当中,成为主导画面的灵魂;也可以说他将二维的绘画带入了新的空间,而最终形成的画面形式也不再是静止的画布,是永不停息的汹涌浪涛。总之,绘画这一行为在空间上对于波洛克来说已经失去约束和限制。
《第五号,1948》是波洛克行动绘画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一幅作品,画面上的线条和色彩大多以缠绕和喷溅的形式出现,有一种从漩涡中奋力挣脱的感觉。这些极具动感的线条,正是波洛克在行动绘画中产生出来的。在绘画的过程中,他身体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不同,手臂带动颜料的运动轨迹和力度不同,就形成了来自四面八方形式各异、动感十足的视觉感受。在绘画的过程中,波洛克从来不去考虑画幅的起始点,在他看来,整个环境都是他的绘画空间,因此他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延伸到画框之外的绘画生命。
这幅作品于2006年11月3日以1.4亿美元拍卖成功,成为迄今为止全球绘画作品拍卖之最。今天的辉煌也意味着创作时的艰辛,当时杰克逊·波洛克既要面对压抑的社会环境又要承受人们的讥讽与怀疑,专注而近乎执拗的波洛克却好像完全置身事外。也许正是这种环境才使他强烈的情感表现欲望一触即发,他整日待在工作室,穿着溅满颜料的工作服,提着油漆桶围绕着画布,走走停停,一次次地将用钉子、碎玻璃等杂物混合油漆而成的“颜料”甩到画布上去,有时甚至还走到画面的中间,将自己也融入成画的一个部分。有人对此进行评论道:“波洛克的每一张作品都不是轻易画出的……当他作画时他沉湎于吓人的狂热行动中。”正是在这样几乎沉醉的绘画状态中,波洛克找到了这种超越人的思维极限而又回归人最本原心境的艺术形式。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