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对话佳士得安伟达:稀世珍品与藏家匠心

2025-10-29 17:17:01 来源:拍卖前瞻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香港佳士得2025秋拍中国瓷器及艺术品专场即将重磅来袭,汇聚区百龄、爱莲堂等资深藏家的毕生珍藏。从宋定窑稀世净瓶到明清御制文房雅器,每一件拍品均承载着清晰的传承脉络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雅昌艺术网&雅昌拍卖图录APP特别对话佳士得亚太区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主管安伟达 (Marco Almeida),深度解读本季重磅专场及佳士得在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板块的规划与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7d9f7e80b292691d93a6ff77420d753b.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b0d8f32c5a4c10f64ae4e6baa44888b8.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cf4f77e023340c53f04f619ae2a1d087.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1656f2e86b3f11833f72f2828f5237fb.png

45件精品呈现区百龄的多元化收藏品味

雅昌艺术网:区百龄先生作为香港资深藏家,其藏品横跨宋、元、明、清四朝,且多为1970-1990年代在海外及香港竞得,这些藏品如何体现他对“传承有绪”的重视?

安伟达:区先生一直很看重藏品的 “来头”,尤其是他收藏的明清瓷器以及高古瓷器。因为他的藏品总是从拍卖行购入,而拍卖行的藏品往往都有清晰的来源,或是有过公开的拍卖历史。他特别偏爱那些曾有过拍卖记录的藏品,因为这类藏品能让他更放心。他对藏品品质的眼光极为敏锐,但凡算得上精品的物件,他总能第一时间察觉其价值,随后再去核实它的来源传承。

藏品的来源记录并非始终是最重要的,只是他所喜爱的藏品,恰巧都是(传承有序、有分量的)精品。也正因如此,这些藏品都具备可追溯的过往来源记录。

雅昌艺术网:去年“区百龄珍藏首拍”已获得市场关注,此次第二部分专场与首拍相比,本次45件拍品在品类或价值维度上有哪些差异化定位?

安伟达:我们更关注的第二场拍卖会,主打的是“数量”。简单说,就是想更全面地展示这批藏品。所以我们特意挑选了宋、元、明、清的精品代表作。他的第一场拍卖会规模则小得多,当时仅推出了约25件拍品。我们希望以“重磅开场” 的方式启动他这批藏品作为首场拍卖,因此这场拍卖中有不少高价位拍品。而第二场拍卖的定价区间则非常多样,力求满足不同藏家的需求,所以我们也准备了一些入门级的拍品。

我们还准备了部分珍品,这样能更全面地展现他的收藏全貌。因为他收藏的都是自己真心喜欢、能打动他的物件,而且他对这些藏品的门道非常了解。所以我觉得,第二场拍卖会更能体现出他收藏品味的丰富性。

依托优质藏品,聚焦 “收藏 + 教育” 双路径

雅昌艺术网:未来佳士得在亚洲古董瓷领域,是否会持续关注类似区百龄这样的私人重要收藏?在挖掘和推广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上,还有哪些规划?

安伟达:我们真心希望能继续展示他的收藏系列。因为这是一系列极具知名度的收藏,而且内容非常全面。究其原因,是他当年确实用心关注着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脉络。

在中国陶瓷收藏方面,他当年有意识地收购各个关键时期的藏品,目的就是完整呈现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与演变脉络。因此,我们希望能继续将他收藏中的珍品推向市场。目前我们与他的家族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也会继续推进这项工作。

我们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路是,无论在香港、上海还是北京,每一季拍卖会我们都会努力融入教育元素。目前我们还没有制定具体的计划,但最终安排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如果有优质藏品入库,且我们认为可以围绕这批藏品补充教育环节,那么我们一定会举办相关活动,比如由专家主持的讲座、藏品上手体验会、专题研讨会、实操工作坊,以及围绕藏品展开的各类分享会等。

我们的设想是,教育环节的设计需依据入库藏品的情况来定。这一现象其实很有意思:在当下这个社交媒体如此普及的现代社会,我们固然能看到大量信息在传播,但这些信息并非全都准确,甚至可以说,其准确性往往难以保证。

孤品御壶藏修身之道,清宫煖砚显工艺巅峰


雅昌艺术网:“爱莲堂珍藏 御用文房雅制”专场精选26件拍品,领衔拍品清乾隆洋彩粉青地御题三清茶诗茶壶是“已知唯一存世孤品”,壶身的乾隆御题诗、“乾隆”红料印及梅英、松实、佛手纹样,分别承载了怎样的文化意义?体现他怎样的治国或修身理念?

安伟达: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这件茶壶能体现他的个人品味,我们认为它是一件极为重要的藏品,因为在这件器物的制作过程中,他投入了大量的个人意志。乾隆皇帝本身非常喜爱茶,他在南巡期间,也总会品鉴各地不同的茶叶。

而这件特定的茶壶上,有一首由他亲自创作的御制诗,诗的内容正是赞美茶的。所以我们觉得,这件器物中蕴含着很多他个人的思想理念。

首先,这件茶壶体量很小,制作却极为精美,这足以看出他是个追求极致完美的人。器物上装饰有松树、竹子和梅花 —— 松树与梅花都是坚韧品格的象征,因为它们同竹子一起,是“岁寒三友”。无论冬天多寒冷,它们始终坚韧不拔,生机盎然,所以常被视为坚韧品格的象征。我们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乾隆皇帝的自我修养与行事风格。他是一位极具魄力的君主,也十分果敢,正是在他的治理下,中国疆域得到了显著拓展。因此我们觉得,这件器物不仅造型精美绝伦,更承载了他的个人品格与特质。

雅昌艺术网:清乾隆铜胎画珐琅煖砚有明确清宫档案记载,这种“有档案可依”的御制器物,在价值评估上有哪些优势?煖砚“内置端砚与炭炉”的设计,如何平衡了文房用品的实用性与宫廷工艺的奢华感?

安伟达:藏家们对带有宫廷渊源的藏品格外青睐。但有时,这种 “宫廷渊源” 的界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要证明一件藏品确实出自某座宫殿,或是为皇帝专门制作,往往难度很大。

这种界定确实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但如果有官方档案记载作为依据,那么“这件藏品与宫廷有关联”这一说法就会变得非常有说服力,这会让藏家们感到格外兴奋,也更有信心确认:没错,这件藏品确实源自宫廷。

源自某座宫殿这类档案记载会为藏品增添价值,因为它能让人们对这件藏品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也会引发深厚的情感共鸣,这正是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艺术品领域。人们为自己的文化遗产深感自豪,因此,只有与宫廷有着如此紧密关联的藏品,才能引发这种强烈的情感与认同。

这件藏品关联着清代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人们会因此感到无比激动,而这也会为藏品增添价值。

这其实是一种完美的融合。你想想,到了冬天,墨锭会变得更坚硬,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都得花好长时间才能把它研磨化开,加进水调成墨汁,这样才能用来作画或练字。所以说,这件器物实现了美学与实用性的完美融合:它本身是件极为精美的物件,而且从任何角度看,工艺都堪称精湛、无可挑剔。这件器物应该是在康熙年间制作的,大致是康熙早期,当时西方文化的影响颇为深远,比如在广州任职的法国和意大利传教士,他们带来了这种新的绘画风格,还引入了可用于金属器物彩绘的新颜料。因此,这件器物堪称“实用器物升华为艺术珍品”的绝佳范例:原本它可能只是一件寻常人家日常使用的物件,但正因它是为帝王定制,制作者不惜工本,最终将其打造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来源显赫,存世稀有的北宋定窑净瓶

雅昌艺术网:重要中国及亚洲工艺精品专场呈现130余件艺术珍品,以抱朴山居珍藏北宋定窑刻牡丹纹净瓶领衔。请您从来源及审美角度对此拍品进行简单介绍。

安伟达:我认为这类藏品目前在市场上正处于热度很高的阶段,非常受欢迎。但我们注意到,部分陶瓷藏家会格外关注藏品的来源与展览历史。所以我们想说的是,确实也有相关的拍卖成交案例。

因此,在宋代陶瓷领域,藏品来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藏家们也会为来源清晰可靠的藏品支付更高溢价。从来源角度来看,这件“定窑器物”或是市面上许久未见的顶尖藏品之一。它源自艾伦·巴罗爵士伉俪旧藏。艾伦·巴罗是英国藏家的代表人物,正是这类藏家塑造了西方对中国陶瓷的认知。他与其他知名藏家,如 “艾弗瑞・克拉克夫人(Lady Clark)”“珀西瓦尔・大卫(Percival David)” 等,等藏家同属一个收藏圈层。

艾伦·巴罗爵士是西方“东方陶瓷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配偶是一位学者。而且从器型来看,这件宋代瓷器极为引人注目,尤其是对于定窑。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白瓷闻名,通常多为扁平器型,比如盘、碟这类器物,或是小型水盂;而造型独特的立件器物则极为罕见,目前已知的同类器物也仅有两件而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宋代珍贵陶瓷,且是中国最重要的古代文物收藏机构之一,其藏有一件器型相似但纹饰不同的花瓶。我们这件花瓶带有卷草纹,而故宫那件的器身则饰有螭纹我们这件净瓶的稀有性会让它成为宋代陶瓷藏家追捧的对象。此外,这件器物名气极大,因为这已经是它第四次现身拍卖市场了。

另外,这个专场还有一件朝鲜王朝 十五世纪上半叶 青花缠枝菊花纹罐。你会发现它的青花蓝色带有很明显的紫色调 ,釉面品质也略有不同,且釉面不像中国青花那般光滑。朝鲜在瓷器创作方面,确实从中国汲取了大量影响与灵感。这件器物便是绝佳例证:它既体现了朝鲜工匠对中国瓷器风格的借鉴,又融入了自身的理解,并最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作品。

雅昌艺术网:您个人最期待本季拍卖中哪几件拍品的成交表现?为什么?此外,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拍品?

安伟达:这件北宋 定窑刻牡丹纹净瓶是极为重要的藏品,是一件南宋时期的宋瓷珍品。不过,这件藏品的优势在于“面面俱到”。它不仅传承记录完整,还源自艾伦·巴罗爵士的旧藏。艾伦·巴罗爵士堪称20世纪早期西方最具学术素养的藏家之一,他曾撰写过一部著作,内容主要围绕青花瓷展开。

我认为,这件藏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层面,毕竟这类器物现存数量极少,它在艺术层面同样极具魅力,堪称一件精美绝伦的珍品。当你触摸它、端详它时,会感受到一种浑然天成的质感,仿佛它拥有生命力一般。因此,我认为这件藏品当之无愧具有极高的价值,因为它本身就堪称稀世瑰宝。

我们都知道,区百龄珍藏的瓷器工艺精湛、品质上乘。而其中这件清雍正 洋彩过枝虞美人盌更是其中的精品范例。

这件碗的收藏历史清晰可考:1968年,藏家在英国伦敦购得此碗;在此之前,它曾是Alfred Chester Beatty爵士的藏品。

在我看来,这件碗堪称同期瓷器中的巅峰之作:拉坯工艺无可挑剔,器型比例完美;胎质绝佳,胎色洁白温润且质感细腻光滑;纹饰绘制更是精美绝伦。

30年私藏首度亮相的“地精天华”大展

雅昌艺术网:预展期间同期举办的展览 “地精天华 蔡庆文暨刘木兰伉俪珍藏中国玉雕”在展览前做了哪些梳理和准备,为什么要举办这么一个展览?

安伟达:这对伉俪是佳士得的多年好友。过去30年间,他们在佳士得竞得不少玉雕藏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62faef447b337317ca894356eb487b91.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3676070875eb5bd983f16c05e5b6cade.png

我们觉得,现在是时候让这些藏品公之于众了。她本人极为低调,此前从未将藏品公开展出。但在过去30年里,她确实收藏了一批极为出色的玉雕珍品。此次展出的只是她藏品中的一小部分。我们与她共同协作,筛选出了最适合在展览中呈现的精品。

责任编辑:孟语

推荐关键字:佳士得 古董 瓷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