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他是40年代生人,其父是杨虎城将军麾下青年军官,并参与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他从事18年新闻编辑的工作,成就用毛笔直接勾线,快速敏锐的捕捉新闻事件中生动、复杂的动态人物和周遭环境的造型、构图、创意的硬功夫。
70年代,正值连环画创作的黄金年代,他在这一领域耕耘多年,在连环画出版领域大展拳脚《越南女英雄》、《林中响箭》等连连获奖,却在造访连环画名家贺友直先生之后,急流勇退,转向专注于独幅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的创作。成为他艺术创作生涯的第一次转向。
他创作的一系列现实主义水墨人物作品诸如《踏遍青山人未老》、《远去的足音》、《石壕吏诗意》、《阿Q画押》、《李逵探母》、《春潮》、《人民的重托》、《西安事变》...等等,大量经典的历史人物、文人巨匠、政治领袖奠定了他在中国水墨人物画领域的盛名,成为 “21世纪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中的重要一员”。
自新千年前后,他的创作开始由现代转向当代人物画创作。作品在关注现实生活与写实、笔墨精神本体之间相互融会贯通,“在笔墨内在美的延伸和塑造上下功夫”。并面随不同题材创作吸取西方绘画的色彩、光线、空间等语言、观念介入水墨人物整体画面的建构,纵横古今中外的艺术语言、方法,拿来服务于情感的表达,运用种种艺术手法打破界限,乃至“无界”。
新的创作实践之路上,荣获了“法国秋季艺术沙龙终身会员成就奖”、“中法杰出文化使者贡献奖”和“法国巴黎荣誉市民勋章”。“无界”的全球化视野,不仅进入西方世界的公众视野,并且在情感上被识别,并引发共鸣。
同名主题的“无界 王西京2020水墨艺术展”于2020年12月5日在西安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西安美术馆“中国水墨复兴计划”系列展览的个案呈现。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在题为《王西京和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文中写道:“他的作品,为中国水墨走向国际艺术舞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力量。可以说,王西京先生的这组绘画,因为关注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有别于传统绘画,有别于古典的文人画,也有别于自己的过去,做到了融合中西、超越界限,作品具有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令人惊艳。”
开幕式 嘉宾合影
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银河主持开幕式
西安美术馆馆长、著名城市策划人、策展人、本次展览的总策划杨超先生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致辞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郭线庐致辞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致辞
广州大学白描艺术研究所所长詹忠效致辞
本次展览艺术家王西京致辞
让世界认识中国水墨
2003年王西京初访非洲大陆,望见“巨大的落日余晖映照在茫茫的塞伦盖蒂大草原时,夕阳被揉碎了,于是画便产生了。”也因此诞生了展厅的第一张画——《火烈非洲》,仿若带着狂野非洲的高温热浪,带着非洲部落的原始激越的战鼓声扑面而来。浓墨、淡墨、破墨、积墨、泼墨、焦墨、宿墨形成不同质感和浓淡干湿丰富的墨色变化,人物造型精准、强悍的表现力,对观者形成了强烈的代入感......
火烈非洲 193cmX207cm 2020
“非洲非常贫穷,我去非洲多次,不仅仅是用相机拍照片,摄像机拍影像的素材,也不是仅仅表现一种人文风情。非洲真正让我感动的是与现代文明的落差。”王西京曾多次穿越非洲以及沿着丝绸之路跨越亚欧大陆,行程百万公里,到访20多个国家。欧洲难民潮,物质极度困乏的非洲原住民,都牵动、撞击着王西京对全球化的当代视野下,深深的思索。
印象非洲 164x192cm 2020年
“最初,我去世界各地的旅行采风并没有明确创作方向。之后,在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三个任务‘文化的引领,文化的支撑,文化的先行。’的感召下,开始有意识的去观察和创作。”王西京以现实主义水墨的创作方法,指向对处于饥荒、战争、恐怖主义之下人类处境的深切关注,也是王西京作为当代水墨艺术家介入现实的文化自觉。
“从中国文化的传播角度,西方国家的普通观众看不懂我们传统的中国画,对中国画笔墨所讲究的墨分五色的丰富性无法理解。”王西京感到从传统中国画的山水、梅兰竹菊来传播、交流文化难度很大。
巴卡之舞 190X144cm 2019
在土耳其采风考察的时候,他就以现实主义写实水墨的方式创作了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全身肖像。“受到了从土耳其官方到普通大众的强烈共鸣。从来没有一个其他国家的艺术家以这样的方式画过他们崇敬的领袖,而且表达了中国艺术家向土耳其人民所表达的国际间的友谊。”作品展出后给王西京带来的启示——没有对作品产生共鸣,这种文化就缺乏传播力。
马赛马拉印象 165x143cm 2016
“我在法国秋季沙龙展连获三个大奖,这是法国秋季沙龙组织一百年来从来没有过的,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是对中国艺术家艺术成就的肯定。”王西京的水墨作品《家园》,表现一位叙利亚妇人在一片废墟上双手祈祷和平。这种家园被毁、流离失所的苦难,对战争的造成的伤害,王西京感同身受。同样也打动了评委和观众。
家园 王西京 192X116cm 2019
在巴黎秋季沙龙展出了大量以非洲人的生活创作的作品。在展览上黑人观众找到他,向他致敬,并表示:“从来没有艺术家画过我们,没想到中国画家能关注我们部落的生活。”2012年,在王西京担任第四届陕西省美协主席期间,主席团策划并组织“长安精神国际作品巡回展”,他带领整个创作团队沿着丝绸之路,走遍20余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至2019年,他带领陕西艺术家代表团,连续三年参加巴黎秋季艺术沙龙,并于2019年在西安成功举办秋沙西安春季展览。春季展成为常态展,让中国的观众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西方艺术正在发展的态势。
中国的艺术走出去,进入西方世界的公众视野。如何让世界认识中国水墨,并产生共鸣?是王西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春之韵 120×176cm 纸本水墨 2020
菩提迦耶寺 137×165cm 纸本水墨 2020
水墨的国际化之路
“我认为现实主义创作不过时。中国绘画以形写神,形很重要。”王西京从中国画传统以线造型为起始探索中国画如何与世界无障碍的交流。
上世纪30年代徐悲鸿、蒋兆和等前辈艺术家形成为改造中国画而形成的“徐蒋体系”,形成借鉴西方素描而形成的现实主义水墨绘画。“正如当年蒋兆和画《流民图》,突出哪个瞬间,这个是画家的选择。在几百幅照片中也很难找出一张可以画的,就是生活中最能打动你的那个瞬间。”
《盼归》
“在战争中的人类处于水深火热的困境之中,老人无助的眼神,盼望亲人归来的疲惫不堪,无助的内心感受。要表达的精准极致,有技术问题。”《盼归》是王西京在此次展览中出的一件作品。在他看来仅仅以通常中国画的形式表达远远不够。“我要先打动自己,必须把背景暗下去,人物才能衬托出来。但中国画的背景上通常不会是黑色的,这是油画的语言,这样才能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盼归 143x102cm 2019年
《东非酋长》
“东非酋长,脸上刀刻的一样皱纹,是岁月留下的沧桑、悲壮,能看到一种顽强的生命精神。画肖像外在形象,为了揭示内在的精神,不是只局限于非洲土著民族的,它是人类一种朴素本质的情感。”王西京以刀刻般线条,黑色的背景,形成强烈的反差,人物性格被凸显出来。于他必须借助各种艺术之长,不择手段的为作品服务,没有中西艺术的界限和差别。这样出来的作品才有感染力,不仅打动自己,还能打动别人。
“线条是情感,有生命的,不是一条僵死的线。没有素描的能力行吗?没有色彩的能力行吗?没有中国画笔墨传统的功力行吗?没有线的功力行吗?都不行。人物画第一要素是造型的准确,如果素描造型都不过关,何尝能谈到中国水墨呢?”王西京在60年的水墨创作历程中积累的造型、笔墨、线条等等的身后素养,在一笔到位,无法更改的人物肖像每条线的丰富变化中体现出来。才达到今天随心所欲的驾驭。
王西京在讲道作品方法论时讲解:中国画六法里有骨法用笔。首先是线要能立住。毛笔中的水分往下渗的时候,可以出现种种丰富的变化,粗细、强弱、虚实、干湿等等,表现出质感,量感,出现老辣顿挫、流畅抒情等等丰富的情感表达,表现质感形的,表现量感都可以。中国水墨绘画是有生命力的,它更接近于艺术的本真。
东非酋长112x96cm 2020年
《取水之路》
“坦桑尼亚当地的土著居民吃水非常艰难。要用大塑料桶,穿过一片沙漠走很远的路,才能取到水。我看到他们汗流浃背的在赤道的烈日下背水。是人在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时的抗争。”王西京被当地黑人居民的顽强生命力震撼,决意要以此来创作。为了把黑色皮肤在阳光下流淌汗水的质感表现出来,把握恰到好处的干湿、浓淡是关键,先画小稿,经过多次实验,一笔下去,既能表现出人物皮肤的油汗淋漓,形又准确,成功后才开始正式创作大画。
取水之路 242cmX121cm 2020
《塔吉克新娘》
“创作《塔吉克新娘》是先碰到一个非常美的姑娘,但画成肖像,虽然也很漂亮,但并不能感动人。后来,又在一个婚庆仪式上拍到着盛装的新娘,服饰非常美,但脸长得不够美。我就把之前那个姑娘的脸和这个漂亮的新娘服饰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塔吉克新娘》。”为了让整个画面层次更丰富,王西京在背景加了壁毯,并且为人物加了两条黑辫子,有了这块黑色,这样就把人物健康透明,饱满莹润的面部肤色表现出来了。
塔吉克新娘 131×99cm 纸本水墨 2020
《古道驼影》
“在丝绸之路上,波斯商人骑着骆驼在沙漠上,在沙漠上长途跋涉非常艰难。在强光底下,非常热的沙漠上毫无生气。就要表现强烈的光感。”王西京为光服务,把背景灰下去,让人物的脸模糊。骆驼毛的暗面和亮面也产生剧烈的反差。而传统水墨是不会分出亮面和暗面。
古道驼影 225X144cm 2019
《霸王别姬》
“戏剧脸谱是非常程式化的,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把霸王和虞姬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也是个非常悲壮的故事。”王西京把霸王的阳刚与虞姬的柔美并置。以平面的构成,形成黑白与色彩的的对比,粗犷与细腻的对比,带有很强的平面装饰美感。再次实践了王西京的创作方法论——不同的艺术手段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霸王别姬 143x137cm 纸本水墨 2020
《雄风》《雄视》
“我画雄狮和水牛,都象征了草原王者的霸气。表现了一种雄强的人性,以及大气雄浑的汉唐气象。”“无界”展还展出了一系列的非洲动物的肖像作品。王西京看来画动物和画人是一样的,同样是表达情感。在表达狂野非洲的草原动物时,希求发现中国汉唐文化中厚重强悍的力量感。
雄风 144x96cm 2020年
雄视 156cmX199cm 2020年
线之韵 14×236cm 纸本水墨 2020
七十四岁再次“变法”
“这次的作品区别于我自己之前的创作,拉开了很大的距离。第二是区别东方,用水墨表达中国画的线,不同于东方也不同于西方。”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以水墨的形式,引起不同民族文化的人们的共鸣,当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时,再次“变法”。
“我每次创作都非常的亢奋,直至完成。我的创作自始至终没有无病呻吟,或者是为了顺从政治潮流,不是这样的。全都是我自己的生命体验,是真实的感受,包括文人画创作也是一样,这个一点都不假。”如何丰富水墨的表现力,在王西京看来创作方式要顺应时代需要,可以去变,但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
喜春 262X144cm 2019
“我的追求还是放在单幅人物画创作上。画连环画是想给单幅画打底子,但是进去以后就很难摆脱连环画的思维,这很可怕。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宁可放弃。” 70年代连环画创作正处于高峰状态的王西京并没有满足、沉溺其间,而是转向了宏大历史题材的主题性创作。此后,他专注创作的《创业史话》、《知音》、《阿Q画押》、《李逵探母》等等中国画人物作品。
李逵探母 153X95CM 1982
阿Q画押1982 105X103CM
石豪吏1982 85X152CM
1984年王西京34岁,创作了以“戊戌六君子”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远去的足音》,成为他那一时期的人物画高峰,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反响强烈,奠定了他在中国画人物创作方向和画坛的影响。至今他已经创作了超过400位历史、文人、领袖人物的肖像画。
远去的足音 194X197CM 1984
“真正的艺术,还是要触及人的灵魂。怎么让人类的这种思考更深刻,怎么样去总结人的共同的情感特征,突破你的作品,人们会去思考方方面面。不仅是只有审美,一个画赏心悦目。而是要达到精神层面或者是思想层面的高度。”王西京经常说绘画艺术作品分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把这个故事讲的很完整;
第二个层次,是这个故事打动人;
第三个层次,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最高的层次,给人一种思想,这种思想造福人类,是创造世界的智慧。
结语
王西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思想的动力。作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在创作上苦心孤诣寻求与时代需要相契合的创作,能够成为民族文化的财富,成为这个历史阶段的一种文化记忆。对于此次展览的初衷,他希望能留给人们的是一种启示和思考。
王西京
艺术家简介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