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
1967年生于贵州省凯里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方画院院长,现居广东中山、职业画家。曾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古元美术馆、德胜美术馆、日本东京太明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油画作品参加全国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作品
斗木牛
布面油画
200×235cm
2019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
斗木牛
局部
斗木牛
局部
斗木牛
局部
正月盛事
布面油画
280×200cm
2017
谈谈徐明的油画文/郭润文
在真假写实主义绘画鱼目混珠的今天,徐明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值得关注的光芒。首先,徐明的油画有种隽永的静谧感。画面的传达与理解是个相互的过程,就像文字、诗歌。徐明许多作品都是人物肖像,画面的人物处于静态。就算是他的《纸飞机》系列,画面中的人物在各种造型中阐释不同环境下产生的不同意义,也还是给人一种隽永的静谧感。
这种静谧感从何而来?我想,首先是绘画状态,作者的绘画心态和生活状态。相比之下,心态显得更为重要。徐明是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他来广东中山七、八年,开头五年,连美术界都很少有人认识他,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绘画和思考。恰恰相反,这种静的环境成就了他静的心态:不悲不喜,不争不吵。好画家就应该是这样,内向。真正激起心灵涟漪的石子是绘画本身,而不是喧嚣的外部世界。
其次,徐明的油画有种真实的虚幻感。写实主义绘画需要警惕的就是,如何把握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虚幻这两者的关系。在照相技术如此成熟的今天,照搬和还原生活已经毫无意义。真正好的写实油画,必须真实却有画味,在生活的真实中寻找艺术的虚幻。唯有如此,才可以使画面的内涵外延扩大、蔓延,使读者流连忘返,甚至生发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思考,徐明深知此理。
徐明有扎实的基本功,在运用灰调子的基础上,在油画本体语言的探索上下足了功夫。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油画作为一种绘画媒介,承载着每个画家的梦想。真实与虚幻是它的一双翅膀,缺一不可。只有把油画本体语言与艺术幻想相结合,才具备存在的价值和飞翔的能力。
再次,徐明的油画有种神秘的延伸感。这种感觉首先源于徐明生于贵州,长于贵州的缘故。西藏、新疆、云南、贵州等等,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是画家的天堂。丰富的少数民族特殊的境界自然而然地哺育了这方水土和人民。
据我所知,徐明还学过漆画,当然,他学漆画的目的,更多的是对漆画这种材质的神秘性感兴趣。另外,还有漆画丰富的肌理。画油画时,布面上偶然或必然出现的肌理效果让他兴奋。徐明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巧妙地嫁接了漆画的这些特质,与油画本体语言相结合,使得画面在神秘感方面得以延伸,耐人寻味。
徐明坚持写实主义绘画道路,有他自己的观点。他不想取悦或忽悠任何人,他的绘画探索和思考,只是力争观众在他的作品前,能享受到画面上各种色彩之间相互融合之后的微妙变化,以及这些图像传达给观众的心灵感受和思考。因此,他说,有这样的过程足矣,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修炼,才会真正体会所谓的“艺术”与“本体”。
凤冠
布面油画
80×120cm
2016
阿拉汗
布面油画
70×55cm
2017
阿朵
布面油画
80×120cm
2016
古兰丹姆
布面油画
100×80cm
2017
时而“涂掉”,时而“点睛”
文/杨克
曾跟几位熟人去徐明的画室,其中一人囊中丰盈,欣欣然有购买之意。徐明说,那张小的要比大的那张贵,小的才是“大画”。言下之意,他的画以品质而不以尺寸论高下。由是我对画油画的高看一眼。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我看来最莫名其妙的就是国画以尺论价,无论三六九等画家,大两个巴掌宣纸的丹青就一定比略小的那张有价值,简直是自贬艺术。假如一个制紫砂壶的“大师”,说他海碗般大的壶必然比拳头大的那把更好,画家们想必也会对他嗤之以鼻。
徐明是贵州人,在广东多年,寡言,好酒,喝多了就话多。而话题除了艺术还是艺术,这种人极不好玩,可他的这种态势很容易感染身边搞艺术的人。他对完美尽乎苛刻,常常把别人都认为满意的作品进行大修,有时半夜醒来也会拿起大刷子,几下子把画面改得面目全非。去他画室,很少见到上次的画。有一次,一个老板看中了他的一幅作品,主动把钱事先打到他银行卡上,还没来得及提“货”,徐明自己却忘了这事,把那张画给涂了,结果又重新画回原来的效果才算了事。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东老中青三代130位油画家以及法国、美国和加拿大的画家自愿加盟,用18个昼夜创作了57.4米长的巨幅油画《地恸o重生》。徐明是负责收尾的那十几个画家之一,有个小小的插曲,在画到《拯救》那个部分时,徐明顺手在其中一个搜救队员的安全帽上写了“广东救援”四个字,这一“点睛”,使得这幅人物众多的巨画跟广东有了某种必然联系。开展时,据说广东省主要领导的目光就曾在这顶安全帽上逗留。
油画没有“文人画”一说,徐明却颇有文人习性,他的画参加过全国美展都五六次了,也获过美协的奖,早就是中国美协会员,可他简介上写的从来都是“自由画家”,发表作品也很少提及曾入选的各类画展。画如其人,他的画在色彩和调式的运用上,表现着一种内在的“灰”,无论是人体系列《纸飞机》还是风景系列《江南》,游离在梦境与真实之间,对熟悉的事物进行了质感细腻的陌生化处理。油画不同于国画,制作费时,他动辄十幅八幅,劳动量很大,只有非常投入才能够完成。他太太是广东人,生活上对他帮助很大,并长得曼妙漂亮,是他许多作品的模特原型。
汉子
布面油画
150×180cm
2012
白衣女子
布面油画
100×80cm
2018
吉姆
布面油画
70×55cm
2017
苏珊娜
布面油画
80×60cm
2018
中国有着七千年漆器历史和三千多年漆画历史,是漆器和漆画的发源地。漆画由于其丰富的材质和色彩语言,经几千年的历史积沉,其技艺语言“千文万华”,因此漆画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民族材料特性的独立画种,是属于中国的“油画”。人们通常将西洋油画称之为“舶来品”,而西方真正采用油彩来作画始于十五世纪上半叶,弗拉芒兄弟用一种特制的油来调和颜料,从此油彩就可在麻布、木板等材质平面上作画。而同时期华夏子孙们已经能熟练的运用漆艺技术并运用到日常生活家具和器皿中。所以今天用油彩去作画的人去了解和研究一下漆画是有必要的。你会从两种材料语言中发现很多异同性,在比较中能拓宽材料的语言表现特性。我认为油画对中国人来讲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对油画的理解,油画这个物质载体所传承的文化属性。
我们借用油彩去作画,除了造型语言的借鉴以外,更应在具体形式的基础上,表达和描述我们当下中国人的情感和精神生活状态。我想我们今天画油画更应注重语言基础上所要表述的内容本身,去运用好这种媒介优势。至于走出贵州是偶然也是必然,贵州是我的根,贵州之外的世界是我需要去探寻的,生命的意义在远方,我们的成长都是一种出走的过程。我现在也遇到一种尴尬,在广东我是客居,回到贵州朋友们却把我当做广东来的客人。来到南方最大的收获是使我养成一种良好的心态,心跳的速度得到控制,身心获得一种悠闲宽适的安养,外在的事物沉到内心深处。其实,生命注定是一种流浪之旅,在这个过程,我们不断地收获艰辛与快乐。
——徐明
维族大一学生
布面油画
60×50cm
2016
塔吉克老人
布面油画
60×50cm
2019
阿拉汗
布面油画
80×60cm
2019
记忆里的古兰丹姆
布面油画
146×115cm
2017
汉子系列之二
布面油画
60×60cm
2017
红沙发
布面油画
50×50cm
2018
银秀
布面油画
100×80cm
2018
秋色余光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
徐明先生的作品总是透出一种无法言说的静谧、庄严与忧郁气质,触动观者的心弦,引人遐想与深思,从这一点来看,他的作品无疑是十分成功且难能可贵的。
我眼中的徐明先生儒雅、谦逊而豁达。我很钦佩他2016年独自一人,历时两月有余,自驾穿越新疆、西藏、甘肃三省数地约两万多公里路程的经历。他说:“生命的意义在远方,我们的成长都是一种出走的过程……这一生注定了我要远行”。我想,他的洒脱是因为他拥有对待生活、对待世界最简单也是最难得的真。他说:“如果远行的意义在于发现,那我更倾向于接纳与融入。”他骨子中的那份超然与包容,在我看来,是因为他拥有高尚的情怀和无比纯净的心灵。
我觉得,他是艺术界中的一股清流,他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伟子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