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8日,石鼓文申遗首次研讨会在古城西安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大篆文化研究院主办,西安宏源视讯设备有限公司承办,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会、陕西省工业设计协会、陕西省融媒体科学传播联盟、国务院国资委《市场观察》杂志社西北传媒中心协办。
来自石鼓文研究、宣传、文创、传媒、协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创企业代表30多人出席会议。张朵儿、窦德盛、刘克勤、张翔、马首祥、史平、田瑞庭、张志斌、刘小兰、樊超然、黄民主、王振成、种德仁、王遂社、刘博等先后发言。这些业界人士认为,石鼓文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书法价值和文学史料价值,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其可与“三江源”联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篆文化研究院院长窦德盛是这一活动的主要倡导者,长期致力于石鼓文(大篆)的研究、书写和弘扬,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图标的创作者,他表示会竭尽全力促进石鼓文(大篆)的申遗。
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石鼓刻石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时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四百六十二字,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历代对其文字著录、歌咏、音训、注释、研究考证的专著和论文达数百种,形成了一门关于石鼓的学问。2013年1月1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将秦石鼓文列为“九大镇国之宝”。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