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 分享到:
  • 收藏此页 |
  • 打印 |
  • 关闭

【雅昌专稿】梁雪芳:刺绣也是呼吸,是心性,是禅的修行

2017-11-20 20:30:33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0次浏览


更多图片

  如今,梁雪芳的刺绣成为了一种生命体验的外化。

  刺绣在梁雪芳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一样的意义。她曾说:40年前,做刺绣是家教、妇德的熏陶;30年前,做刺绣是生计工作的需要;20年前,做刺绣是工艺的精进与修炼;10年前,做刺绣是观念转变、表情达意的媒介与载体;今天做刺绣是生活,是生命,是呼吸吐纳,是回归自然的修行。

  “苏州人把做刺绣叫做‘做生活’。随着岁月增长,我从在母亲绷架旁劈线穿针的小姑娘转变成了带着母亲置办的红漆绷架出嫁的大姑娘,如今也已成了带着老花眼镜刺绣的奶奶了。几十年的刺绣生活历炼,使我对‘做生活’有了与常人不同的理解。”梁雪芳告诉我们。出生在苏州刺绣之乡镇湖的她,童年和周遭的女孩一样,都是在母亲身旁穿针引线渡过的。

  十一年前,梁雪芳毅然背起书包,北上清华大学开始了纤维艺术的求学之路,在导师林乐成教授的指导下,踏入了纤维艺术的领域,开始了新的艺术之旅,发现新的艺术元素并与苏绣有机结合,形成了清微淡远的艺术语言。从读行到知行,梁雪芳走出了一条与传统苏绣不同的道路。

  “如果说在清华大学学习改变了我做刺绣的理念,那么修炼太极拳则改变了我对生命的理解。”梁雪芳告诉雅昌艺术网。

《清奇古怪》 240×280cm  2010年

  在不做刺绣的时间,梁雪芳修习太极、抄写经文、研读经典。她的艺术精进也得益于种种刺绣之外的体验。做刺绣,是一场磨人心性的修行,一针一线,用传统手艺维系于人性美好和社会怀想。练太极也是一种修行,一呼一吸,用规则的呼吸和入静来舒缓精神。做刺绣与行太极,都是梁雪芳生活的形式,双重视角相互补充、彼此照应,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她“行走”的空间,使生活场成了她修行、修心的道场。

《尔若盛开·冬》局部

  梁雪芳常放舟湖上,静观荷花,一年四季,看荷花从一粒种子,生根发芽变花骨朵,继而绽放,枯萎。梁雪芳不忍这美丽的生命化为尘泥,它把枯了的莲蓬剪下来,供养在工作室里,每天看着它们,一年、两年、三年,这些曾经丰润的生命体干瘪了,但在梁雪芳眼里却以另一种姿态继续活着。感慨于这些生命的不易,她把残荷的形象画在一个用了十多年的旧笔记本上,然后勾稿、上绷、将其制作成绣品。梁雪芳心想,这大概也是一种生命的礼赞吧。

  梁雪芳的代表作《荷韵》,便是取景于太湖边一片冬荷。冬季晴朗的早晨,枝头传来小鸟清脆的叫声,湖里荡漾着水鸟游过的涟漪,宁静的荷姿态各异地伫立在水中,洗尽铅华,展露着历经时光冲刷的枯枝,但她却回归到一种质朴而富有内涵的美,因为在其内心深处,正蕴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是一种自然的生命轮回之美。

荷韵条屏系列

  看到了生命枯荣的梁雪芳也格外“惜物”,在她的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了一张宽敞的大木桌,光滑一如婴儿肌肤。梁雪芳告诉我们,这并非名贵的红木,而是从旧货市场上淘回来的两块花旗松木板制成的,此前它们存在某个旧式人家的厅堂,用作供奉祖先的案台,再之前,它们就是大森林的一棵树,生长了几百年。

  桌上有一本旧笔记本,很厚,其中字迹满满。很多年前,梁雪芳就把它带在身边了。其中记录了刺绣的技艺、清华求学三年间的所思所感、太极拳的口诀要领、和前辈艺术家交往写下的日记,还画了很多幅绣面的设计稿……因为是活页,这本笔记还在不断增厚,记录着梁雪芳成长的点滴。

  梁雪芳还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是她最近读禅宗的体会。自然茫茫寻禅不得,举目所见无非客观对象。那么花自开、水自流则喻示了对我执的破除。

  “正如刺绣的光泽有明暗、肌理有凹凸,它们是有情感的、有性情的包蕴其中的,是可以生生不息的。”梁雪芳告诉我们。

《生根·开花·结果》 100×200cm  2007年

  Q&A对话:

  雅昌艺术网:您现在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在不做刺绣的时候做些什么?

  梁雪芳:原来每天都是在刺绣中渡过,现在把自己解放出来,形成一种“放逸”的状态。我每天早晨六点钟出门,从镇湖出发,到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在一位“明师”的指导下练习太极拳。每天锻炼两个小时,一早晨做了别人一天的运动量。除了外地出差,风雨无阻,整整坚持了三年。所以现在身体状态好多了,气息通透、内心坦然。如果说在清华大学学习改变了我做刺绣的理念,那么练习太极拳则改变了我对生命的理解,我的刺绣艺术也得益于这种改变。

  打完太极拳后回家沐浴,小憩一会,打理一下自己。上午十点回到刺绣工作室。我会去看妈妈一眼,她年纪那样大了,每年坐在阳光下就这样绣呀、绣呀,似乎从来不知疲倦,她也正是在这漫长的修习过程中获得了一种平静的自足。

梁雪芳 《江南夏至》 服装 2017

《江南夏至》绣球花纹样

《江南夏至》绣球花纹样

《江南夏至》绣球花纹样

  雅昌艺术网:所以你是在一中平静的日常中获得满足,在把这种体验深化为刺绣艺术的观感。

  梁雪芳:是的。我的饮食也以清淡为主,学我妈妈,晚间自己做点粥吃,简单的很。现在很多人在拜佛,但我认为应当学习佛陀人生观,放下贪嗔痴念,追求内心的平静,抵达一种圆觉自足的状态。

  我去年听台湾学者蒋勋说红楼梦,蒋勋有一本著作叫《品位四讲》,观点是最好品位就是去珍惜物,你就会从其中获得快乐。我也有相似的体会,我有一套笔记本,活页可以拆卸,用完了就再装订进去。清华美院读书前记录的是针法,而后是在美院学习的笔记,还记录了口诀拳谱。我把内容进行分类,工作心得和日常笔记分开。

  我还有一张花旗松的工作台。它原来的形态是一张拜祖宗的案子,放在类似于祠堂的地方。旧式家庭里,家家户户都有一块净土,用来敬奉祖先,所以选了好的木料做几案。我在旧货市场发现了它,我很惜物,不忍让它沦为废弃物,就把它买回来,改造成工作台。

  我觉得它的使命还没有完成,还可以延续。一颗小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不知道需要多少年。再被伐木工人做成木材,经过木匠的制作成为家具、变成桌椅板凳。这块材料走过的历程足以让我产生对生命的敬畏。看到年轮,我就能想象它作为一棵树的模样。

  它不是高贵的红木。从佛学的角度说,世界众生是平等的,生命没有贵贱高低之分,它们蕴藏着很多信息和能量。它摸起来像婴儿的肌肤,可以供我吃饭写字。我喜欢这样的木材,喜欢和原木亲近的感觉,我看见妈妈累了,会靠在绷架上歇息一会。休息的“休”字是人依一个木头,说明人要和自然亲近。而“息”是自与心的组合,自己的心安静了,就是休息。

  雅昌艺术网:你还在研习禅学。

  梁雪芳:我在下午的时候会读抄写经文,读一些有关禅学的书。例如研读禅宗十牛图的故事,讲的是渐修的过程,逐步控制住内心的不安分,抵达双泯的境界。

  雅昌艺术网:这些体验将来会在你的刺绣艺术创作上体现吗?

  梁雪芳:我希望将我的体验感分享给大家。如同我此前说的,肌理也是有情绪的。此后的创作方向之一带观众进入一个更加微观的状态,表现小的线肌、针的痕迹,可以俯视、平视、仰视。我还想把旧衣服剪成小方块,变成一种新的构成。吴冠中先生曾说走进来,就摸到了艺术家的心脏。我希望将来看到这些作品,就能感受到我。

  雅昌艺术网:谢谢。

责任编辑:房卫

推荐关键字:刺绣 工艺美术 梁雪芳 苏州刺绣 苏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MMA我们的服务